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本地新闻>正文

北京治水 让人喝得放心美到陶醉

时间:2017-06-27 18:24:17    来源:京郊日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白河密云城区段,保洁人员用自动割草船修剪清理河道杂草,确保河道畅通,维护水生态环境。本报通讯员 陈振海/摄

  南水北调,“以水定城”发展,治理水环境……5年间,从喝的到用的,从再生水处理到黑臭水体还清,本市不仅饮水安全系数提高了,不少河湖也重获新生,从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河变成深受喜爱的滨水休闲绿带。正在成型的蓝绿交织滨水宜居城市,美到让人陶醉。

  市水务部门表示,近5年来,本市“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量水发展,着力解决“大城市病”中的水问题,水务服务保障能力日益增强,为建设和谐宜居之都奠定了坚实的水基础。

  自2014年12月27日以来,已有22.8亿立方米南来江水进京。其中,15.8亿立方米用于自来水厂供水,占比70%;3.1亿立方米存入密云水库等大中型水库,占比13%;3.9亿立方米用于回补北京地下水和中心城区河湖环境,占比17%。

  珍贵的南来江水,为北京用水安全系数提升,立下汗马功劳。经过调节池、7座自来水厂的“巧手”调理,这些南来江水与本地水混合,克服了“水土不服”,流入千家万户。

  南水进京,不仅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保障,还给北京城带来美景。原本因多年缺水,几乎变成了一个砂石坑的大宁水库,摇身一变,成为清水悠悠、林水相依的大宁调蓄池,为京城南部增添了一处美丽的景观。永定河“五湖一线”绿色生态发展带,团城湖更是与莲石湖、晓月湖、宛平湖、园博湖连成一线,成为京城“母亲河”颈上最美丽的一串明珠。

  为治理“大城市病”中水的问题,本市确立了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制度,规划水资源论证纳入土地储备开发项目审批环节;万元GDP耗水量由2012年的20立方米下降至去年的16立方米左右;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69提至0.72。

  通过实施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本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已由2012年的398万立方米提至672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增至90%;全市河道排污口和污染源实施追根溯源全面排查,已治理排污口366个、黑臭水体67条段,清河、凉水河城市段及通惠河等河道基本还清。

  如今,凉水河莲花河段已完成黑臭水体治理。走在凉水河莲花河段岸边,人们不再因冲天臭味儿掩鼻而去。依依绿荫,盛开的花朵,平整的健身步道,以及“口袋公园”,让这里变成了人们遛弯纳凉的首选地之一。

  除臭设施也变成了街边一景。不仅仅是凉水河莲花河段。如今,经过大力治理,北京141条段黑臭水体中,已有67段共313.73公里变为非黑臭水体。这些河段在摆脱了黑臭旧貌的同时,实施了景观化建设,与沿线街边绿化景观、街头雕塑小品一起,成为贯穿京城的美丽风景。 本报记者 高珊珊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