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本地资讯>正文

北京“新常态”是一盘很大的棋

时间:2015-01-24 09:56:22    来源:北京青年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原标题:北京“新常态”是一盘很大的棋

  本报评论员 樊大彧

  北京“新常态”促使一些现有产业转出,这必然降低本地的GDP增速,但却是化解本市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关键。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大力促进区域的整体经济提升,更是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有效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一步。

  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昨天开幕。北京市市长王安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谈及2015年主要任务时,“新常态”作为高频关键词共出现11次。此外,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疏解动物园地区批发市场等具体工作,也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中国经济要适应“新常态”,这一重要表述,是国家主席,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提出的。6个月后,,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期间,,系统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容。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主要有几个特点,包括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发展动力方面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等等。全面把握并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不但是治国理政的内在要求,也是各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向。

  GDP已非,,但确实又是无法回避的命题,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初步核算,2014年北京市GDP增速为7.3%。王安顺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5年本市GDP增长预期目标是7%左右。确定年度经济增长目标,犹如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制定GDP目标不是数字游戏,一个简单的数字,其实是各项与之配套的政府决策、财政投入的化身,既不可或缺,更不可不慎。

  7%的增长目标,低于2014年北京市的经济增速,也是本市30多年以来,的增速。这个增长目标的确定,体现了经济要适应“新常态”的理念。这个增长目标的确定,也为北京市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棋”,确定了清晰的“落子”方向。

  经济增长目标放低了,但在“新常态”理念的指导下,北京市未来发展的“棋盘”,已经超出了狭隘的行政区划,变得更加宏大而广阔。在王安顺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2015年工作部分的开篇词,共提及7次之多。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为北京适应新常态、落实新定位、迈向新目标的必由之路。

  根据北京“新常态”的理念,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为北京市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三地协同发展的路径也已确定,交通、生态、产业一体化先行,这三个,领域要率先取得突破。在这样的布局下,北京市今年要落实的具体工作包括,将加快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一般制造业,加快疏解动物园、大红门等批发市场,促进区域,城市交通“一卡通”等。北京“新常态”促使一些现有产业转出,这必然降低本地的GDP增速,但这种转移是化解本市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关键。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基础的北京“新常态”,可以大力促进区域的整体经济提升,更是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有效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一步。

  北京“新常态”,这盘“大棋”的范畴其实不止于京津冀。中国“新常态”的,提出虽然在去年5月份,其理念的初现却是在去年2月。去年2月25日,国家主席,冒着雾霾探访北京胡同,之后召开了京津冀协调发展座谈会并提出若干要求,北京“新常态”由此发端。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在我国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上限的情况下,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此为基础的一盘大棋已经展开,京津冀三地必须协调一致、共同担当,因为这是2015年中国改革大年中不能输的棋局。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互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西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