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本地新闻>正文

怀柔医生无偿献血18次

时间:2017-06-15 13:47:57    来源: 京郊日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47岁的张秀霜,是怀柔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的一名医生。看似柔弱的她,从1995年起至今,已无偿献血18次。在她的带动下,家人、同事也都积极参与其中。

  张秀霜向笔者介绍,1987年至1992年,她在汤河口医院工作,有一次她值夜班,一位产妇产后大出血,急需用血。当时,距离最近的、具备输血条件的医院有50多公里,用血还要逐级请示,好在一番周折之后,血源及时送来,患者获救。从此以后,张秀霜的献血热情被激发了。

  直到1995年,义务无偿献血车出现,张秀霜也有了实现愿望的平台。第一次走上献血车,身为医生的她多少还是有些怕,直到400毫升血流完,这才踏实。可回到家,丈夫却不干了,冲她发了一顿脾气。张秀霜心里特别委屈,强忍泪水说:“我是大夫,比你懂。”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这些年张秀霜时不时地给丈夫普及无偿献血知识,丈夫的态度有了明显转变,每次她献完血回家,桌上早已摆好了冒着热气的鸡汤、排骨。家里不仅有心疼张秀霜的,还有追随她的。她的家人,只要条件合格,几乎全都无偿献过血。妹妹张秀云更是参与献血五六次。

  21年,无偿献血18次,就连献血车的司机和医务人员都跟张秀霜成了熟人,车上竟然都有了张秀霜的“专属订制采血师”。“我瘦,血管细。这些年,每逢我献血,都有特定的医生给我扎,就是因为她熟悉我的血管。”张秀霜笑道。

  张秀霜做人低调,要不是血站给怀柔卫生局打了表扬电话,到现在妇幼保健院也不知道她坚持无偿献血这么多年。“咱是医生,知道只要身体条件允许,献血就不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在血源这么紧张的情况下,能尽己所能地多献点血,也能为别人帮个忙、解个急。只要身体状况允许,我打算继续献血。”她说。 本报通讯员 钟勇辉 卢楠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