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本地新闻>正文

城乡共绘优质均衡教育“新地图”

时间:2017-06-06 13:37:08    来源:京郊日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明日高考。

  昨天,北京四中顺义分校高三8班学生蒙燕菊,和往常一样,起床、晨读、做课间操,毫不慌乱。在她心中,高考,似乎只是一次普通的期末考试。

  远郊高中校内,绝大部分考生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地按照既定方案,对知识点进行最后的巩固。这些考生所凭借的底气,是近年来在名校下乡、城乡一体化办学等工作推动下,不断提高的本市远郊高中教育服务水平。

  “我想报物理或生物方向,我们的物理课很多内容与四中本部课程差不多,内容很‘活’,我特喜欢。”这个父母都在顺义大孙各庄务农的女孩,所喜欢的是父母几乎无法理解的物理,而这一兴趣与未来志向的养成,得益于名校优质教育的启迪。

  蒙燕菊从初中就读于北京四中顺义分校。2010年,全市名校下乡活动落地前,原顺义十中更名北京四中顺义分校,成为北京四中当时唯一一所分校。蒙燕菊等惊喜地发现,学校课程一天比一天“活”,老师讲课更具有吸引力。

  北京二中通州分校负责人钮小桦同样告诉记者,2006年北京二中在通州建立分校后更名北京二中通州校区,将市区优质师资力量和先进办学理念带到了通州。每学年,北京二中本部老师都会与通州校区教师结对共享,针对不同学生素质调整教育方法。“高考压力大是社会普遍现象,一些学校热衷于‘题海战术’,教师和学生都身心疲惫,效果也不理想。”钮小桦说,他们更重视方法,调整学生状态,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动力。

  市教委的数据显示,近5年来,本市名校下乡、城乡一体化校相继落地,目前全市已有城乡一体化学校65所,占10个远郊区现有高中及完全中学总数的六成以上,优质均衡的“北京教育新地图”初步形成。

  这些转变的背后,是借助名校下乡合作,本部与分校之间实行的教学研一体化。名校本部通过多种方式把不同的教育教学理念传递给分校,分校教师参加名校青年教师论坛、教学研讨会等活动,不少青年教师还拜了名师。

  就在蒙燕菊忙着最后的冲刺复习同时,班主任张倩也在和北京四中老师安冬明交换了高考复习冲刺的易错点和考点辅导方案。学校成为四中分校当年,张倩就拜师四中数学名师安冬明,从安老师的身上,学习如何开放思维、灵活备课,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高考成绩是最鲜明的例证。从2013年首批分校学生参加高考至今,该分校一本以上录取率由最初24%提至去年的50.5%;普通本科录取率由2013年的44%提至去年的82.38%。学生还在课内外及学科竞赛上屡次斩获市级奖项。

  记者从市教委获悉,今年,城区示范校还将帮扶郊区15所薄弱校。未来两三年内,除东城、西城、海淀等传统基础教育大区外,丰台、通州、大兴和昌平等区也将形成基础教育高地,郊区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

  本报记者 高珊珊 高晨晨 夏开晗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