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本地资讯>正文

南充75个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细水长流”

时间:2014-12-15 10:56:37    来源:南充日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昨日,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近年来,我市以小农水,县建设为主要抓手,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实施小水池、小水窖、小塘堰、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有效解决群众灌溉“,一公里”的问题。

  实施小农水,县项目 提高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记者从市水务局了解到,我市9个县(市、区)先后入围,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县项目,其中南部县、西充县、阆中市、高坪区、蓬安县、营山县、嘉陵区、仪陇县已2次入围,顺庆区项目属该区历年来获得补助资金最多的农业项目。全市每年争取到位中省财政补助资金2亿元左右,已累计争取到位8.92亿元。

  “项目实施后,改变了项目区农业生产缺水的现状,提高了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降低了群众劳动强度和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粮食生产和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增强了农民的科技意识,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该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阆中市将在思依、文成、东兴等10个乡(镇)实施2014年小农水工程建设项目,改造整治塘坝工程189口、兴建微水池213口、改造电力提灌站10处、新增灌溉面积1.1万亩,新增蓄引提水能力82.68万立方米等。项目预计明年3月建成投用。实施后解决38个旱山村、缺水村的问题,其中专项项目解决20个旱山村、缺水村的问题。

  南部县在盘龙镇五里子村等10个村,群龙乡太安村等5个村,碾盘乡下窑坝村等4个村,谢河镇城东村等3个村以及滨江办事处的烈女坟村共5个乡镇(街道办)的23个村,共新建和整治渠道159.22千米,整治山平塘32口,新建排涝沟道47.9千米,新建机耕道4.5千米。

  “往年一遇干旱时节,就面临生产灌溉缺水的状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镇上今年对10个村的16口堰塘进行了整治维修。”南部县盘龙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既重建又重管 农田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

  阆中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了“联户五卡”新机制,即:先改后建,填写产权登记卡;自主建设,填写工程建设任务明白卡;自筹资金,填写资金筹集卡;投劳参建,填写投劳记载卡;补助公开,填写国补资金领取卡。“五卡”机制实现了在工程建设中的全程有效监管。该市方山乡运行“五卡”机制,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在已初步实现水利化后,不断完善水利设施建设,成为了阆中市水利化乡镇中的“样板”。

  而南部县建立了工程质量监督机制,按照“宁可少修1公里,修1公里就管20年”的理念,形成县级部门、乡镇、村组、群众共同参与的“五级质量监督体系”。

  从2011年起,我市每年落实专项管护资金100万元,对灌溉受益面积旱地50亩或水田10亩以上的小农水,县项目工程,按旱地每亩5元、水田每亩10元的标准实行“以奖代补”,调动产权户主的管护积极性。

  我市在项目区深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737个,明晰经营性“五小水利”产权6.03万处,参与农户20.1万户,管理灌面79万亩,有效消除建后管护缺位的顽症,促进了农田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

  小农水浇灌大农业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南部县四龙乡黑龙观村村民尚朝宣是家乡发展的建设者、见证者,更是受益人。“兴修水利让我们再也不用担心缺水和泄洪的问题了,还促进了村上产业发展。”尚朝宣说,黑龙观村因地制宜正大力发展莲藕种植业,他和当地部分村民参与了合作社莲藕种植,并依靠每年举办的莲花节,向游客售卖小食品就能赚到收入。

  近几年,全市共整合各类项目365个,打造以小农水为主体的万亩农建综合示范区28个、36.5万亩,涌现了南部县黑龙观和火峰片、西充县义青观和莲池片、阆中市沙溪和天宫片、嘉陵区大凤垭、高坪区南长线和南前线等万亩农建综合示范区,蓬安县河舒和睦坝片、营山县新店和东升片,仪陇县南巴线、顺庆区搬渔线等一大批产业优势突出、基础设施完善、增收效益显著、示范作用明显的万亩农建综合示范区。

截至目前,全市已依托小农水项目建成集中连片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75个,大部分小农水项目村正在向村道水泥化、住房标美化、环境优美化、增收产业化、管理民主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阔步迈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互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西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