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夏军与病房里的儿子隔窗相望,挥手告别。京华时报记者陶冉摄
11月的,三天,“人肉沙包”成了网络热词。
为给患白血病的两岁儿子果果筹集医疗费,31岁的夏军打出“10元一拳”的招牌,在街头充当了3天的“人肉沙包”。媒体报道后,短短一星期内,夏军收到各界爱心人士近80万元捐款。
温情的背后,是舆论持续多年对中国儿童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的讨论。目前,我国多个城市虽已试点儿童大病医保制度,但受种种限制,大病患儿仍难以获得有效救助。专家认为,儿童大病救助亟须从制度上进行顶层构建与完善,多元化的儿童大病社会救助体系也有待筹建。京华时报[微博]记者陈荞
幸运的求助者
12月3日,来自四川南充的白血病患儿果果的父亲夏军通过媒体转达了希望公众停止捐款的意愿。此前的11月25日,夏军鼓足勇气走上街头,充当“10元一拳”的人肉沙包,希望以此方式,为儿子果果求得一线生机。
夏军曾想过最坏的结果:被打伤。“如果受伤了我就想别的办法筹钱,不做沙包了。”夏军说。
事情以他从未敢想过的喜剧方式结局。
“三天里没人打过我,反而捐钱的人越来越多。”夏军说。经报道,无数人打电话提出捐款,很多人放下钱就走了,名字都没留。
12月3日,夏军脸上昔日的愁苦之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安心和感激。他说,做“人肉沙包”只是希望引起关注。但他不愿意被认为是一个没有做过任何努力就上街乞求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