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弟弟患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现处于颅内出血活动期,需血小板输注支持,但南充血库的血小板库存严重不足,他随时面临生命危险。”11月28日下午,南充新闻网新闻热线接到这样的求助电话。随后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广大市民对捐献血小板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全市一年捐献血小板的人数仅有1500余人次,南充血库的血小板存量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记者在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的病房内见到了打进热线的郭秋辉,躺在病床上的就是她患有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弟弟郭青川。“我弟弟今年23岁,上月中旬检查出得了这个病,当时就被送到了中心医院。要治疗这种病,的办法就是骨髓移植,我们也已经跟中华骨髓库在联系骨髓配型,这个过程需要大概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此期间,我弟弟每天都需要输A型血血小板,否则就极有可能造成大出血,可现在医院库存的血小板非常有限,我弟弟只能3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输1个单位的血小板,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郭青川的主治医师杨医生证实了郭秋辉的话,“血小板主要起到预防重要脏器出血、加强止血的作用,像郭青川这种情况,正处于颅内出血活动期,血小板的需求量是非常大。”
记者随后到了位于涪江路的献血屋,献血屋内有一位市民正在献血,“你好,请问你知道血小板的捐献吗?”面对记者的问题,该市民显得很疑惑,“血小板?我不是正在献血吗?”
“这种情况很普遍。”献血屋的陈医生告诉记者,“首先是广大市民对捐献血小板的认知度非常低,许多人根本不知道何为血小板。其次我们对血小板捐献者的要求比普通献血者要高,必须是身体健康、体重达到100斤以上的献血者,然后通过抽血化验,血小板指数在15万个以上才能进行捐献。”
记者了解到,通常2000至3000ml血能分离出1个单位的血小板,并且需要专门的机器抽取部分全血,分离出血小板,再把血输回献血者体内,再抽取部分全血分离这样循环往复。献血者每次献血小板最多只能2个单位,分离1个单位血小板需要1个小时左右。
“位于丰登路的献血屋能进行血小板的捐献与采集,但去年一年仅有1500余人次前往进行捐献,所捐献的血小板仅占全市需求量的1/4左右,缺口十分巨大。”陈医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