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本地资讯>正文

西城地下管线实现微创修复

时间:2015-07-27 09:53:02    来源:北京日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市政管线维修,按照传统的开挖式检查维修方式不仅耗时又扰民,成本也高。眼下,西城区采用了新型非开挖修复方法,借助引进的“紫外线固化式管道原位修复”技术对市政管线进行修复,无需“开膛”,不再断路,先后完成了包括南礼士路头条、东福寿里胡同等在内的11条道路的修复改造任务。

  据西城区市政市容委工作人员介绍,“紫外线固化式管道原位修复”是指采用不开挖地面的方法进行市政管线修复更新的方法,并且在数小时内完成修复,恢复排水功能。

  从去年开始,西城区市政管理处采用管道潜望镜、管道闭路电视、管道声呐等新方法对全区市政管线进行了监督检测。截至目前,全区共对6.3公里排水管线进行了检测,发现120处隐患和缺陷,并将其全部纳入了市政排水管线改造工程任务中。

  工作人员冯盛林介绍,这次施工使用的“紫外线固化式管道原位修复”技术目前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其原理是将玻璃纤维材料编织成软管并浸渍树脂,然后通过专用设备将其拉入待修复管道内充气扩张紧贴原有管道,并在专用紫外光灯具的辐照作用下使树脂固化,最终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内衬层。

  听着很玄乎,那么这种新技术如何找到管道“病害”?只见工作人员用一可调节长度的伸缩杆,将摄像机伸入管道,摄像机就像一双眼睛,哪里有裂缝、哪里堵了……管道内部的情况一目了然。再配上强力光源和全方位变焦摄像头,工作人员不用下到管线里,在车上就能轻轻松松地应用管道内窥检测技术,为市政管线照“胃镜”。

  谈到这种新技术的造价和修复后管线的使用寿命,冯盛林说:“尽管整套技术设备的引进需要花费不少资金,但相比过去传统的‘开挖法’改造,‘紫外线固化式管道原位修复’技术的造价并不高,不仅综合造价能够降低5%至15%,新修复的市政管线还能用上70年左右。”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