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蓬安火车站技改升级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时间回到6月25日,随着第一台挖掘机进场破土,蓬安火车站技改升级项目正式封闭施工,至今已有3个月。据了解,该工程预计今年底全部完工,明年春节,动车将“长驱直入”蓬安火车站。
施工进度必须精确到天
9月22日,天空终于放晴。蓬安火车站扩能升级指挥部办公室内,项目施工负责人钟永富的脸上阴云密布,“拖欠的工程进度必须想办法补回来。”他眉头紧锁,盯着墙上的倒排工期计划表,扯开嗓子吼了起来,此前持续半月有余的阴雨天气,使整个办公室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从进场施工的第,开始,钟永富便感受到巨大压力,“县发改局每周都要来几拨人,询问项目进度,要求进度必须精确到天。”此刻,他不得不把这份压力吼出来。
“整个技改项目包含63个子项目,只有7个月的施工时间,平均每个月必须按进度完成9个以上的子项目,才能按计划完成施工。”钟永富指着挂在墙上的工程进度图说,“阴雨天气造成的站房主体工程混凝土浇筑工期延误,必须从其他项目进度中抢回来,国庆节期间,大家都不要休假了。”
为了抢进度,这段时间,施工人员分成黑白两班多作业面轮流施工,现场每天平均有100多人施工,高峰期可达200人。
记者在现场看到,火车站房二层柱梁板混凝土浇筑已完成。穿过站房,来到站台,站台地面的铺装工作已完成,工人正在给站台墙面贴砖。不到施工期限一半的时间,项目已完成总进度的一半以上。然而,蓬安火车站扩能升级指挥部办公室的每一个人依然感觉芒刺在背,钟永富说,“全县的人都在盯着我们,不按时完工交不了差。”
改造后的候车厅面积扩大一倍
自去年“南充——营山”的火车停运以来,在蓬安火车站停靠的列车由原来每天的13列变为了9列,群众出行更为不便。改造蓬安火车站,争取停靠动车,是群众的期盼。
“出入口是城市与外部环境的连接点,是城市的‘窗口’,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县委书记温桂彪在县委中心组务虚会上指出,提高城市品位,必须,打造城市出入口,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今年初,蓬安县委、县政府把火车站技改升级列为年度重大民生项目。县发改局向公众作出承诺:确保新车站在2015年春节前投入使用。6月25日,火车站技改升级项目正式动工。项目计划工期7个月,包括建设可供动车停靠的站台、重建候车室等子项目。改造完成后,候车厅面积将扩大一倍,将为动车停靠蓬安创造条件。
网友为项目建言献策
4月17日,蓬安县发改局就火车站改造期间,实行全封闭或半封闭施工征求公众意见。4月18日,县发改局收到180多条意见,其中,140余条意见支持采取全封闭施工方式,43条意见希望采取半封闭施工方式。根据公众意见,火车站技改项目最终选择了封闭式施工。
为把火车站升级扩能项目做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该项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众多网友积极发声,从功能划分、室内装修、风貌塑造、火车站名字字体设计等不同角度发表意见。
“火车站要增加停车场,做到人车分流。风貌塑造方面,站房建设与站前桑梓文化广场要和谐统一。”网友建议被写进了火车站技改升级规划方案。
自火车站技改升级项目开工后,蓬安县发改局局长曹轩在办公室的时间少了,跑现场的时间多了。在他随身携带的项目日志上,密密麻麻记录着项目开工后遇到的困难和各种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
曹轩工作作风的转变,源于蓬安县推行的“项目工作日志”倒逼机制,“在项目工作中,谁努力了,谁懈怠了,一查项目工作日志就一清二楚。”曹轩说,县上要求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每天翔实记录项目推动情况。县委、县政府每月召开一次项目工作汇报会,县人大、县政协定期督察,项目,县目标管理督查办公室每月就项目进度通报全县,“压力层层传导,逼着天天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