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菲菲)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作为大都市的北京,农业节水的潜力到底有多大?昨天,记者从市农业局获悉,今年全市将持续深入推进农业“调、转、节”,推广农艺节水、设施节水,建成一批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实现农业用新水减少4000万立方米以上。
站在房山区琉璃河镇周庄村慧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连栋温室里,有种一眼望不到边的感觉。这里种植着10多种食用菊花,全都用上了最新引进的微灌设备。“十九大报告里都强调要节水,咱农民也得拧紧水龙头。”合作社理事长王雷说,为响应节水号召,合作社使用的微灌设备,上喷下滴,恰恰能满足菊花的生长发育需要,既节水又高效。依托这套设备,园区能节省人力、水电成本近三分之二,增效30%。
早在2014年习总书记视察北京时,谈到了农业用水问题,就北京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为北京农业发展转型注入了强动力。为缓解首都水资源紧缺形势,农业部门研究和推广了粮食测墒灌溉技术、蔬菜高效节水技术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提供的数据显示,本市灌溉水利用系数由2001年的0.56,提高到去年的0.72;全市农业用水总量由2001年的17.4亿立方米,下降到去年的6.04亿立方米。
目前,慧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170栋日光温室已全面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及微喷技术。与传统的浇水方式相比,滴灌水肥一体化可实现水肥定时定量、均匀施压到菊花根部。智能化的操控系统,可调控菊花各个生长阶段的水肥用量,按需供给,避免了传统灌溉易造成菊花根茎积涝的问题,也满足了菊花最佳生长环境,菊花长势好、花色鲜艳、成品率高。
此外,运用“互联网+”技术,合作社实现了对食用菊花种植管理过程的远程遥控。王雷点开自己的手机APP,从屏幕中就能清晰地看到每栋温室的湿度、温度变化及菊花生长的各种关键数据。据王雷介绍,这套设施是去年引进的,利用传感器感知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不仅能实现节水灌溉、精确土肥供给,还能有效促进菊花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