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传来喜讯,怀柔区荣获全国文明城区提名。喇叭沟门满族乡中榆树店村和国网北京怀柔供电公司、怀柔区行政许可办分获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名单。
3月3日,中国好人榜二月入选名单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怀柔区举行,开启了怀柔梦寐以求争创全国文明城区的“文明梦”。
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内容多样,涵盖了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借助提名东风,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区,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塑造良好城市环境,是怀柔区委、区政府为群众谋福利、为区域谋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是一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是一件显民智、聚民力的大事。
这一刻,“创城”大考号角已经吹响;
这一刻,展示怀柔城市文明的瑰丽画卷徐徐掀开;
从这一刻起,怀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一场实实在在的创城从此进入实战阶段。
未来三年,怀柔区将一步一个足迹,汇聚全区之力,会集万民之智,全力创建这“含金量”,的,综合性荣誉称号——全国文明城区。
以文化人 诠释“核心价值”
早春三月,春寒乍暖。
走进怀柔城区,大街小巷的LED电子屏上,或正由时尚的沙画演绎着传统文明风尚,或正播放文明短剧《文明你我他》,市民不时驻足观看,点滴之间,文明之美正在默默地得到传递。
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怀柔区创建全国文明的核心。置身城乡,街头LED屏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语,形式活泼的“图说价值观”宣传海报滚动播放;以沙画和动漫的形式,设计制作系列公益广告43个,把核心价值观24字分解具象为市民日常行为规范,并刻制1500张光盘下发到全区各单位、镇乡、街道及中小学校、幼儿园展播。开展市民文明素质现状调研,25万份《致市民一封信》征求意见,修订发布《怀柔市民文明公约》和《怀柔市民文明准则》,学校和乡村依此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和《学生守则》。按照每月一,一主题目标,在全区广泛开展“学雷锋好榜样”志愿服务月等8项主题实践活动,10万余人主动参与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大实践,为文明城市创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量。怀柔区深入开展以“一堂”、“一队”、“一牌”、“一桌”、“一传播”为内容的“五个一”创建活动,全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提档升级。各单位以各种形式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全年共宣讲60余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建设不断深入,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京北职业技术学院青年等39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荣获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和示范站岗荣誉称号。开展文明提示牌宣传用语征集活动,评选出获奖作品68个,同时设计制作文明提示牌,在公交站台、主要街路、水库岸边等,位置宣传展示。文明餐桌工作持续开展,通过动漫公益广告宣传、设计制作文明餐桌桌牌等形式,在全社会营造节俭养德的浓郁氛围。
围绕“中国梦”等主题,怀柔区,建立区、镇乡街道和工委、社区和村以及家庭宣讲团四级宣讲体系;,建立宣讲员资料信息数据库,全区共组建宣讲团129支宣讲员684名。其中,渤海镇冯程、喇叭沟门满族乡王淑芳、庙城镇刘鑫艺还入选北京市宣讲员并参加全市巡讲,王淑芳参加了中宣部专题座谈会,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推广先锋,以文化人,润物细无声。
德润城乡 燃烧“文明激情”
北沟,怀柔区渤海镇一个拥有130余户、340余人口的小山村。如今北沟的普通村民,对《弟子规》等弘扬文明的传统经典耳熟能详。自开展“传统文化进北沟”活动以来,村里一直坚持组织村民学习传统文化,现在每到隔周的周五,都会有村民踊跃地来到多媒体教室,诵读传统文化、接受文明洗礼。
不仅如此,北沟村还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建了2000余平米文化墙,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全村形成了邻里和睦、互敬互爱的良好社会风气,成为了北京市文明村庄、和谐村庄的典范。
何止一个北沟。北沟村,只是怀柔百姓修身修德、培养传统美德的一个缩影。
抓住传统文化易于为普通百姓接受的优势,怀柔区在各基层单位、学校、驻怀部队建立弟子规、道德经等传统经典文化和道德修身墙,开展各类道德讲堂、道德论坛3000余场次。以“文明礼仪进社区,实用英语进景区,致富信息进农户”和“送教进社区、送教进景区、送教进乡镇”为主题的“三进、三送”工作,实现“文明礼仪全覆盖”和“弘扬传统美德、构建和谐怀柔”的美好愿景。截至目前,教育培训授课累计2370场,培训150万人次,创建培育了一批学习型组织、学习品牌和首都学习之星,认定渤海镇、龙山街道等9个市级先进学习型组织;区级先进学习型组织97个。培育“书香满怀柔”和“文化大观园”2个市级学习品牌和“周末市民大讲堂”、“夏日文化广场”等14个区级学习品牌,累计涌现出8位市级学习之星、68位区级学习之星和66个学习型家庭。
如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已成为怀柔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一批颂扬传统美德的品牌活动异彩纷呈。琉璃庙镇的“敛巧饭”体现出村民之间和谐、融洽的人文关系;泉河街道的“邻里节”则通过邻里之间晒家风、谈孝道,建立了“相识、相知、相亲、相助”的新型邻里关系,营造“以德为邻、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良好氛围,9年来共举办文化、体育、志愿服务等各类睦邻活动500余项,累计参与居民近32万人次。
正所谓“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进程中,怀柔全区干部群众勠力同心,求新、求进、求变燃烧“文明激情”谱写幸福和谐生活的新篇章。
凡人善举 传递“人间大爱”
当一种行为符合了人民的意愿,它必将成为行动的示范;当一种精神应和了时代的呼唤,它必将凝聚起无穷的力量。
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正用他们无声的言行、无私的奉献,引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学雷锋、在行动”的行列。近年来,“学好人、做好事”的道德风尚再次回归社会主流,怀柔区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全市都有广泛影响力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全区先后有97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入选人数位居全国区县前列。
为发挥榜样的力量,在全社会掀起比学好人的风潮,怀柔区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先后开展“怀柔十大道德模范”、“北京榜样”、“怀柔好人”、“怀柔十大孝星”、“最美怀柔人”等系列评选活动,并组织劳模、党外人士、白衣天使、家庭美德等各类报告团深入基层乡村、社区、学校、驻怀部队等一线巡回作报告600余场次。直接受众16万余人次。其中,推荐“北京榜样”候选人106人,入选5人。推荐,文明委举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评选候选人155人,入选97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献身教育的王万仁、捐肾救母的葛丽、诚实守信的吴军伶,一批普通而又可敬的“怀柔好人”感动全国……
让文明成为一种集体的新常态,这是怀柔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深切要义。为充分发挥“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怀柔区成立“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报告团,深入各行政村、各社区进行巡回报告近百场,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一批围绕身边好人的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全民争学争做的风潮让榜样的力量发挥在了实处。“学习雷锋好榜样”志愿服务月活动,推动了各镇乡组织党员、巾帼、青年团员等志愿特色服务活动常态化;“洁净的怀柔我的家”美化环境月活动中,两万多市民走上街头,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清洁活动;“劳动创造美、风采靓会都”优质服务月活动,开展各类培训30余期,培训职工万余人次;“和谐的城市,礼让的我”文明交通月活动,交警、公共文明引导员、交通协管员、志愿者组成的维护交通秩序服务小组亮相街头,维护交通秩序;“争做身边好人”模范引领月活动,在职党员走进社区、楼院、镇村开展志愿服务。
从推举身边好人、到点赞身边好人,再到争做身边好人……大批市民的广泛参与,让怀柔区公民道德水准与城市文明程度得到显著提高,初步形成全社会“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争做身边好人”的良好道德环境,在“怀柔好人”的厚德善举引领下,凝聚起怀柔强大的创建全国文明区精神力量。
怀柔,一座未来的“全国文明城市”正在款款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