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机场的落户和建成,大兴将成为首都国际交往的新门户。
从南四环公益西桥向南,沿着去年9月30日刚刚打通的槐房西路向南,快到五环路向东拐,就到了西红门镇鸿坤金融谷。
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400多个院落犬牙交互的工业大院,里面容纳的是368家低端企业和82个废品回收大院。如今,这里却吸引70多家金融、互联网和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入驻。
大兴区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的契机下,加大了工业大院拆除腾退力度,现有的10.46万亩工业大院中,已腾退4.16万亩,拆除建筑物2680万平方米。今年底,将基本实现六环以北工业大院清零,2018年将基本实现全区工业大院清零。
工业大院的腾退给大兴区提供了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为大兴区实现面向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示范区、科技创新引领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数说金名片
生态林总量 29万亩
今年来拆除违法建设 946万平方米
腾退土地4.16万亩
今年来治理黑臭水体 104公里
排污口202个
建设保障性住房 12万套
五年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3%
走近金名片
2015年,大兴被纳入全国首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试点地区,而西红门镇是大兴区的先行先试镇。
西红门镇镇长司文韬眼看着镇政府东行一公里几年前还是环境脏乱差的工业大院,如今却成了听得见流水、看得见花草的湿地公园,它就是去年11月正式投入运行的西红门再生水厂。西红门镇已累计拆除地上物841万平方米,腾退土地1.2万亩,这些工业大院被拆除腾退后,兴起了一大批新兴产业……
工业大院“拆十建二绿八”
西红门镇70%的面积位于五环之内,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量“淘金者”涌入。全镇27个村,每个村都建起了工业大院,内有企业5000余家,主要为小服装、小加工、小物流和废品回收行业。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这种“遍地开花”的发展模式也带来了很多问题。10平方公里的工业大院,每亩地租金由几千元到一两万元不等,27个村集体总收入每年才1.6亿元。农村付出了资源、环境代价。有的村每年光垃圾清运费用就要支出上百万,农民持续增收和集体经济发展却后续乏力,村民强烈希望改变这种状况。
如今,西红门镇的工业大院基本“清零”,在保证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西红门成立了由各个村集体为股东组成的盛世宏祥资产联营公司,统筹“拆十建二绿八”后2平方公里产生的收益分配。
农民既得收益也没有因改革试点而减少,西红门镇寿保庄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过去他们家1.5亩土地建成厂房出租,一年收入6万元左右,如今全家每年的分红所得能达到12万元。
产业发展空间有了,现在已经有几百个项目前来洽谈想要落户西红门了。西红门镇镇长司文韬说,镇里现在要为村民当好把关人,引进最适合的产业,在集体土地上做大做强。
与此同时,西红门镇的生活环境也有了翻天覆地似的改变——挥别工业大院,一批新兴产业开始在拆除腾退后的土地大展身手。环境好了,收入高了,村民们心里踏实了。
70家新兴企业入驻金融谷
走进西红门镇金融谷,柏油路在楼宇间弯曲穿行,宛若在公园内行走。这里大树绿荫成片,就连楼顶上也不例外,屋顶绿化能看见探出头来的绿叶。
潘光是一家城市生活信息服务类企业的总经理,今年3月入住金融谷。潘光的公司此前在海淀北土城附近。随着公司发展壮大,办公空间不足,他萌生了寻找新空间的想法。“一开始准备选择一家靠近四环路的园区,协议都签了,但我总觉得板板整整的写字楼缺点儿什么。”潘光说,签约后他开车出来,沿着槐房西路向南闲逛,思考自己的决定,然后就撞进了金融谷。两小时后,他的选择已经变了,确定要入驻金融谷。
潘光的公司是以城市生活服务APP开发为主要业务的企业,目标群体是三四线城市,外地来的客户特别多,金融谷的交通很便利:从北京西站开车到这里需要30分钟,从北京南站到这里仅需要15分钟,接送客户很方便,而这里的园区形象很棒,给客户的感觉是上档次,舒适的办公环境让员工们也很满意。
从3月份入住到5月份正式运营,如今半年多了,公司已经成功签约30多个三四线城市。像潘光这样的70多家企业已经入驻金融谷。金融谷还在不断扩大中,目前已有10幢小楼完成了建设,未来这里将成为一个建筑总面积68万平方米的科技创新企业的聚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