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本地新闻>正文

2030年北京市民体质达标率超97%

时间:2017-09-22 17:59:35    来源:人民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人民网北京9月22日电(孟竹)成人吸烟率降至17%;市民体质达标率超过97%;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十万分之八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3.0‰以内;消除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每万名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5人……今天下午,北京市卫生计生委联合市外宣办、市教委、市体育局、市管委等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共同解读由北京市委市政府发布的《“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以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为总目标,包括了28个主要指标,除了包含《“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部的13项指标,还增加了与市民健康相关的15项指标。这些指标涵盖了居民健康素养、体育健身、心理健康、无烟环境、重大疾病防控、优化各类人群健康服务、完善医保、改善空气、水质、食品、药品、交通安全等内容。

  203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将达到40%以上

  自2012年起,北京市开始每三年一次的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监测。从两次监测结果看,北京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已经从2012年的24.7%提高到2015年的28.0%。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雷海潮表示:“研究表明,健康影响因素中遗传占15%、环境占17%、医疗保健服务占8%、生活方式占60%,因此提升居民健康素养至关重要。”

  因此,《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0%以上,人均每日食盐、食用油摄入量控制在8.5克和33克以内。到203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5%以上,人均每日食盐、食用油摄入量持续下降。

  2030年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将得到有效控制

  2016年,北京市居民死因前三位的死因都为生活方式病,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占全部死亡的72.3%。因此,《规划纲要》中特别要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

  到2020年,北京市级慢性病防治示范区覆盖率达到100%,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疗管理率达到80%,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0%,重大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过早死亡率控制在10.5%左右。

  到2030年,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疗管理率达到85%,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低于9.9%。

  2030年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将消除

  《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优化生命全周期健康服务。其中,孕产妇健康服务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到2030年,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8/10万以内,消除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

  此外,《规划纲要》要求不断扩大覆盖孕产妇健康服务的公共卫生项目范围,将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综合服务纳入妇幼保健常规工作,逐步实现建档孕妇免费筛查全覆盖。

  北京市卫计委表示,要搭建多部门信息互联共享平台,构建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疾病筛查、监测和防治网络,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规范孕产期医疗保健服务,健全危重孕产妇转诊网络,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保障母婴安全。

  除了孕产妇健康服务,《纲要》中还分别提出了优化婴幼儿、青少年、中青年、老年人、残疾人等人群的健康服务。

  三级公立医院将减少普通门诊 重点发展危急重症疑难病诊疗

  记者了解,北京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完善医保、价格、财政和人事薪酬等政策,引导三级公立医院逐步减少普通门诊,重点发展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

  同时,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健全疾病诊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

  到2030年,基层诊疗人次占北京全市总诊疗人次比例不低于65%,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60%,每万名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5人。

  2030年北京市民体质达标率超过97%

  《规划纲要》指出,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免费开放或给予优惠。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到2030年,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8万人,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2.5万人。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保障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人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到2030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率25%以上。

  到2030年,北京市民体质达标率超过97%,市民体质明显改善。

  打造一刻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

  记者了解,北京市将严控城六区医疗机构床位规模,有序推动医疗资源疏解。值得一提的是,将高水平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此外,将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打造一刻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同时,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院前急救体系,与110、119、122等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联动机制。

  到2030年,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5.8人。

  中医药健康服务覆盖人群超过50%

  北京市卫计委主任雷海潮表示,将设立市级中医医学中心、专科(专病)诊疗中心和会诊中心,实施中医药治未病健康工程。

  同时,将增强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推进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中医康复中心、区级中医类医院急救站点建设,促进妇幼保健服务中医药全覆盖。

  到2030年,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占全科医师比重不低于30%,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占中医服务总量的50%以上,居民中医健康素养达标率达到18%,中医健康乡村、社区数量达到500个,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妇幼保健服务中医药全覆盖。

  京津冀三地将统一就诊预约渠道

  未来,京津冀三地将积极推进医疗服务与保障体系衔接。健全京津冀三地转诊制度,统一就诊预约渠道,建立绿色转诊通道。

  此外,京津冀三地还将共建京津冀疾病防控一体化合作平台,建立突发事件信息通报、协调联动等机制,实现信息、技术、人员、物资等资源共享,提升区域疾病防控能力。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