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瑶 通讯员 赵智和)这几天,丰台区卢沟桥乡小瓦窑村回迁楼正在“动手术”,每一个单元都“长”出一部电梯,村民21年走着上下楼的日子成为历史。据悉,12栋老楼计划分两批共安装83部电梯,今年年底前安装大成路24号院、吴家村路2号院共45部,明年将完成兆丰园三区38部安装。
走进大成路24号院,6个单元楼门前,分别矗立着6个高大的电梯钢结构井道,一旁挖掘机、吊车轰鸣作业,头戴安全帽的工人进进出出。“没想到我们这老楼竟然开了新花儿,以后上下楼再也不用费劲爬楼啦!”看着电梯一天天装好,家住3号楼的张会琴一脸欣喜。张会琴上了年纪、腿脚不灵便,每次上下楼都很费劲儿,乘电梯上下楼一直是她和老伴的一大心愿。“等电梯安装好了,我们要像庆祝金婚一样好好庆贺一下。”张会琴的老伴李长厚说。
小瓦窑村共有900多户,1996年纳入首都绿化隔离地区旧村改造项目,改造后村民集体“上楼”,分别住在大成路24号院、吴家村路2号院和兆丰园三区,楼层基本都在六层左右。由于早年建设并未将电梯纳入其中,这让村民一“上楼”就遭遇了“下楼难”。尤其是这几年,村里老龄化趋势严重,60岁以上的村民、居民就有近800人,再加上村里残疾人80名,上下楼不便愈发凸显。
2016年3月,小瓦窑村开始着手给老楼加装电梯。为了让村民享受惠民工程,村里决定,由村集体统一出资。今年5月,大成路24号院和吴家村路2号院同时开工。
钱的问题解决了,电梯就能顺利装上吗?并不见得。在起初的民意调研阶段,就有一些村民不同意。原来,矛盾主要集中于居住在一层的村民,他们认为加装电梯影响采光、通风,而且自身利用率并不高。为了给低层住户做工作,村里先后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和企业负责人会,号召他们率先带头签约。同时,村干部、村民代表成立工作组,挨家挨户给村民做工作。
思想上动员还不算,通过组织体验电梯实际效果,让村民眼见为实。同乡的张仪村此前加装了好几十部电梯,小瓦窑村组织一拨拨村民前去参观、体验。有的村民开始理解了,反对的声音渐渐消失了。
村民的工作做通了,最耗时的还有基础设施改造。“每部电梯都要打一个约12立方米的钢筋水泥基座,要把每个楼门地下的自来水管线、污水管线和天然气管线改道,还要给电增容。”小瓦窑村基建办主任李振生告诉记者。经过四个多月紧锣密鼓的施工,大成路24号院3号楼的天然气、污水、自来水管道全部改造完成,6个单元钢结构电梯井安装完成。吴家村路2号院1、2、3、4号楼自来水、污水、天然气主管线已经改造完成,开始做电梯基础。 “老楼加装电梯后,还将对楼体外立面进行粉刷、更换外窗、加装保温层等,促进整体形象美化和功能性升级,并对小区绿地、停车、市政管网等进行综合改造。”小瓦窑村党总支书记刘春华说。
本报记者 吴镝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