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积善助残”中慈爱心图书室捐赠仪式在位于旅顺长城镇曹家地村的大连市残疾人托养康复服务中心举行。来自中华慈善总会、辽宁省残疾人联合会、辽宁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大连市人大常委、大连市残疾人联合会、大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领导,以及受赠单位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庆祝100个中慈爱心图书室在辽宁全省100个残联系统相关单位落成。
2016年7月30日,在“慈心暖万家·健康中国行”中华慈善总会大众慈善座谈会上,中华慈善总会大众慈善项目办向辽宁省残疾人联合会举牌捐赠100个中慈爱心图书室。会后,辽宁省残疾人联合会与全省残联系统积极沟通,认真筛选并确定了100家受赠单位,包括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康复中心、盲聋职业学校、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以及与残联系统有关的部分中小学、街道办事处等。截至2017年6月底,100个中慈爱心图书室全部落实到位。
仪式上,辽宁省残疾人联合会理事孙建春向中华慈善总会大众慈善项目办赠送“积善助残·爱心单位”荣誉牌匾,并向中华慈善总会第三届荣誉副会长、永久理事张倩玉授予“爱心大使”荣誉证书。
中慈爱心图书室援助项目是张倩玉女士于2011年在中华慈善总会发起设立的。该项目开展以来,得到了很多爱心人士,包括港澳台乃至国际爱心人士的热心支持。仅2016年,该项目便向全国各地缺少图书的学校、养老院、福利院捐赠“中慈爱心图书室”约400个,捐赠图书约148万册,总价值约4000万元。这些以爱心企业或爱心人士的名字冠名的中慈爱心图书室遍及全国14个省的70多个县市,就像知识的甘霖一般哺育着祖国下一代的茁壮成长,丰富着众多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张倩玉女士自1998年捐款10万元支持江西九江抗洪救灾的那一刻,便与慈善结下了不解之缘。2000年,她更是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港资家族企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慈善事业中。鉴于张倩玉女士对慈善事业持之以恒的大力支持与无私奉献,2009年,中华慈善总会第三届理事会授予其“荣誉副会长”和“永久理事”称号。
多年来,本着“让大众参与慈善、让慈善惠及大众”的理念,张倩玉女士所领导的中华慈善总会大众慈善项目办,坚持慈善救助和慈善文化两手抓,坚持“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两手抓,开拓创新,扎实进取,善果累累——
中慈爱心图书室援助项目,扶贫先扶智,为山区孩子筑造知识的殿堂;
关爱军人家庭项目,关注军人坚强背后的辛酸,助力国防建设;
大众慈善医疗救助项目,心系大病患者,改善基层医疗;
关爱女性健康救助项目,挽救一个母亲,幸福一个家庭;
关爱青少年援助项目,注重技能培训,帮助弱者自立自强;
中华慈善春晚,通过文艺作品弘扬真善美,传播慈善理念;
《大众慈善》杂志,促进各地经验交流,慈善工作互促互进。
更为重要的是,多年来,张倩玉女士用她的实际行动和对慈善事业的赤诚之心,引导众多人从不知慈善到了解慈善再到参与慈善,而这些人又在更大范围内影响和带动着更多的人加入慈善的队伍。“广交朋友、多做善事”,越来越多的人直接或间接地在张倩玉女士的影响下走进慈善这个巨大的磁场中,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享受着人生最纯真的快乐与幸福。
张倩玉女士长期以来对慈善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10年—2012年,连续三届荣获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2009年、2014年,连续两届荣获中华慈善总会授予的“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2016年,应邀为第九届“中华慈善奖”颁奖嘉宾;多年来,得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李建国的接见。
对于这些荣誉,张倩玉女士从中感受更多的不是光环,而是责任。回顾多年来的慈善历程,她常说:“在没有做慈善之前,我认为自己还是比较富有的,最起码生活无忧,然而自从做了慈善,面对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面对那么多想开展的慈善项目,我发现自己真的是力不从心,精力和时间更加不够用。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众的力量是无限的,我们的社会需要慈善,慈善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世界上最伟大的慈善不是奉献金钱,不是奉献时间,而是奉献身心。”这句话可以说是张倩玉女士20多年来行善的真实写照。如今,张倩玉女士已经将慈善视为自己奋斗终生的事业。她为慈善倾心倾力,不仅帮助了众多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而且激励着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到慈善的队伍,因善结缘,以善交友,忙碌着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