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商业资讯>正文

乡野村夫作盛世策划流连乌江北多年 结缘陈恩田

时间:2017-08-04 09:58:16    来源:前沿时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34583595-83d3-4d55-a46a-a22ff1bd4b9f_size123_w500_h333 (1).jpg

感恩节陈恩田到访陈独秀墓园。  摘自网络

■ 苏笑寒

在中国历史上,大人物结缘小人物的事,时有发生。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最近,“一带一路”国际日组委会主席CANUTE(陈恩田)在贵州毕节市彝族火把节上与前沿时报记者李才武相遇。那么,当初作出《中国大河风暴——长江纪行、黄河纪行》策划的这个贵州赫章的樱桃节记者,现实中的乡野村夫,会否引起“一带一路”国际日组委会主席CANUTE(陈恩田)的看重呢?

f48eb4df8b1349da9b5d.jpg

陈恩田陪同陈独秀孙女陈长璞参观北京箭杆胡同陈独秀旧居。摘自网络

早在2002年,国人还不知道什么是网红的时候,一篇名为《大中华赋》的作品横空出世,被称为中华第一赋,引起数百万人在网上争吵对骂,导致数十家网站因卷入讨论被关闭。

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陈独秀曾孙陈恩田。

其时,陈恩田早已崭露头角,成为海内外瞩目的学者。此后,陈恩田曾发声明否认自己是陈独秀曾孙等,但他创作的文学作品,他推动的国际事业则是很令国人钦佩。

同样是在2002年,在贵州,只有高中文化程度年已32岁的赫章农民李才武,考入贵州《毕节日报》,做了一名记者。命运的安排,使得做了记者后的李才武,一直对家乡赫章的贫困看不开,不断地发现乌江北,不断地报道赫章。党的十八大刚闭幕,感知盛世到来,在京的李才武记者做了一个大型新闻采访专题策划:《中国大河风暴——长江纪行、黄河纪行》。

从北京回到贵州,作为赫章当地人眼中“不务正业”的“疯子”,李才武开始《发现乌江》,《发现牛栏江》。那时,很多人都说他“疯了”。

e0c6a514e11d49ed8df4.jpg

陈恩田现身北京街头:骑单车逛胡同。摘自网络

到了2016年,李才武发现红二、六军团野马川会议重大价值。提出以牛栏江为界的滇东北和黔西北这一乌蒙连片贫困区,应打造“红色大经验旅游圈”。1936年,红二、六军团在乌蒙山区展开著名的乌蒙回旋之战,取得转折性、决定性重大胜利。乌蒙山回旋战,被毛泽东称为:大经验;了不起的奇迹!

最近,李才武追寻“汉源黔根”,发现赫章县可乐彝族苗族乡是彝文古籍记载的西南古丝绸之路上的要塞之城可倮洛姆,奠定了汉武王朝时期夜郎盛世基础。

就在7月20日傍晚,采访彝族火把节的李才武记者,经人从中介绍,与“一带一路”国际日组委会主席CANUTE(陈恩田)结识,成为朋友。

李才武.jpg

7月20日,在柯倮洛姆彝族火把节上,“一带一路”国际日组委会主席CANUTE(陈恩田)(左起第三)握手前沿时报记者李才武。 刘世艳 摄

陈恩田何许人也?应该说明的是,与陈恩田结识以来,李并不知道陈恩田是陈独秀的曾孙。因此,就贵州应如何以文化智慧融入“一带一路”,从报道西南古丝绸之路重大发现,以期引起高层关注这一出发点出发,为引起关注,他不断地把自己的文章发给陈恩田。

对于李才武来说,他不知道陈恩田身后有这样一个背景:还是在2016年11月26日晚,国际七三学社前主席、陈独秀曾孙陈恩田于与李大钊嫡孙李宏塔相会合肥,谈话内容是拥护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在全球民间推广“一带一路”国际日,为“一带一路”建立国际民间运行机制。这一天,距南陈北李相会北京共谋建党伟业刚好一百年。

陈恩田像他的曾祖父陈独秀一样,个性刚强独立,他并不想在先辈的光环下做个没有自我的人,这就是他发声明的原因。上世纪以来,陈独秀作为中国的文曲星,秉承义门家传,身负家国重任,担当革命先锋,为创立中共牺牲了陈延年、陈乔年两个英雄儿子,奉献了自己也奉献了家庭,父子三人铁骨铮铮,面对屠刀,宁为玉碎绝不瓦全,贫病至死绝不失节,“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这种伟大的精神和高贵的血脉确实需要陈恩田这样优秀的后代传承下去。

林正诚先生在其所撰文章中说:当年,虽然陈哲民并未直接告诉我陈恩田是陈独秀曾孙,但从陈恩田的文学和思想,以及外表及做事风格,我能看到陈独秀的影子,也能感知到他身上流淌着陈独秀的血液。我真诚地祝愿他发起的“一带一路”国际日红红火火,天蚕公主爱洒世界,和平丝带传遍全球。

据了解,2017年1月,Twenty-first Century发布2016年世界十大新闻,其中“一带一路”国际日赫然在列。2016年12月16日,留学生在联合国总部宣传“一带一路”国际日时,联合国总部以One Globe and One Flag(一球一旗),降旗呼应One Belt and One Road(一带一路),而联大七十一次会议已将“一带一路”写进联合国决议。数据显示,“一带一路国际日”为2016年网络热搜关键词,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大约有9100多万次搜索,大约有2.39亿人从互联网或其他资讯上主动获悉“一带一路”国际日情况,全球大约有10亿人已经接收到“一带一路”国际日的宣传信息,并且正在以每天100万人在递增,预计到2022年,全球将有30亿人会知晓“一带一路”国际日。“一带一路”国际日组委会主席CANUTE(陈恩田)在世界文化丝路工程办公室年度总结大会上表示:“一带一路”国际日的快速传播归功于世界人民对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计划的积极响应;归功于国际民间学者及留学生的大力宣传和推广,归功于全球互联网及新闻单位的积极支持与配合。

陈恩田还提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考虑在“一带一路”国际日放假一天,尽量免收过路过桥费等。

ee2da958727b77e83027e9922c1fbc1f.jpg

“一带一路”国际日组委会主席CANUTE(陈恩田)(右)与《中国大河风暴——长江纪行、黄河纪行》策划人李才武合影。刘世艳 摄

“一带一路”国际日组委会主席CANUTE(陈恩田)在乌江北相遇农民记者李才武,这个贫困有加但还在坚持为以中华精英文化智慧挑战贫困呼喊,不断为贫困区域人民群众思考,为中国大江大河流域融入“一带一路”在作不懈努力的中国新闻界现实的一位智者和愚公,会否经过陈恩田主席的推介或引领,走出现实困境,继续前行,走进长江,走进黄河,完成他未竟的中国大河梦。作为一位农民记者,位卑不敢忘忧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助力中国梦的盛世策划《中国大河风暴——长江纪行、黄河纪行》,对,中国大江大河进行走访报道这一传媒计划,在流连于乌江北多年之后,是否会有奇迹发生,我们期待着。

2016年4月5日,“一带一路”国际日电影《大汉兵车》之《金帛宝甲》在四川绵阳筹备拍摄 ,策划者是陈恩田。电影《大汉兵车》之《金帛宝甲》是一部喜剧爱情片,源于世界文化丝路工程专家组在绵阳考察时获取的民间传说,电影讲述古代绵阳军事统领押运丝绸、茶叶前往长安,以供张骞出使西域之用,途中与蚕姑部落之间就争夺“金帛宝甲”演绎了“化干戈为玉帛”的恩怨爱情故事,进而展现一个大国和一个小部落之间相互尊重、友好相处的历史场景。该片倡导友爱、和平,反对强权、战争,让人捧腹大笑后去回味世界和平的大道理。志在推广宣传“一带一路”国际日,对于国际民间自运行机制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该片对于拍摄地绵阳也有着深远的宣传意义,既凸显了绵阳“丝绸发祥地”、“南丝路重镇”的历史地位,也呼应了绵阳嫘祖养蚕、丝帛相连之说,助力绵阳成为“一带一路”合作计划中有国际文化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城。

陈恩田在南丝路要塞之城柯倮洛姆遇见李才武记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现在还不敢说。但有一点,最近,李才武大胆对贵州龙马传媒集团作了一个战略策划。其文化智慧的自信,或会成为未来命运的转折点也不一定。对于李才武来说,坚持走下去,就一定会“踏破乌江天险”,终有一天,会得到“一带一路”国际日组委会主席CANUTE(陈恩田)和社会有识之士的赏识。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