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曾经在朋友圈疯传的出行红包消失了,那些我们曾经出门就拼车的习惯消失了,那些曾经想说走就走的的便捷消失了,滴滴逐渐走出了出行的视野,我们仍然想曾经的滴滴回归,但是商业模式和行业的垄断似乎已是不可能,滴滴走了,蹭个车来了。

年中6月份的时候,作家六六还蹭撰文吐槽过滴滴打车的高价,痛斥垄断,一段20公里左右的叫车,上浮1.5倍车资,估价163元,她以为自己眼花了。这种瞎眼价格最近经常出现,专车载我去陆家嘴,我从家走过去也就4.5公里,收费40。
滴滴回应这是动态调价,并称加价费用全部归司机,小编觉得这样的回应是不合理的,人们抱怨实际上是需要滴滴回归低价打车的诉求,至于司机端,滴滴也取消了补贴,滴滴司机也加入了抱怨的阵营。
滴滴走了,蹭个车来了,共享出行已经成为经济的大浪潮,蹭个车誓言做纯粹的共享出行。
蹭个车也不打算通过补贴的形式去降低出行的价格,这种方式是一种“毒药式”的自我修正,终究是不能长远的,蹭个车是通过什么形式降低出行的成本的。

蹭个车将用户群体定性为私家车之间的共享、附加社交价值,这部分群体并不是通过盈利为目的,他们都是怀着“以车养车”的目的,或者扩展附近人的社交的需求。
在蹭个车平台,车主成为出行的规则制定者,出行的价格由车主自行定义,乘车人的选定也可以由车主自行定义,在选择对的人以合适的价格透明的竞争,通过这种方式为用户带来实际的利益,“以车养车”为目的的出行不会在价格上有苛刻的要求,同时我们将场景定义为上下班,在有限的时间快速获取订单,价格是首选。基于这种出行的目的诉求可以做到不伤害车主的利益,同时也照顾了终端用户的利益。

追求产品的差异化,追求特定群体用户的需求,将服务细致化,走出一条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