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商业资讯>正文

齐同民:文化复兴春天正在走来

时间:2017-10-16 14:42:22    来源:中国第一时间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祖先为后人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明,而传承这些文明的载体之一便是文物。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原本以传承文化为属性的文物,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矛盾,最核心问题是,它的属性发生了偏移,文物过度商业化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而这种危局,不仅腐蚀了人的思想,还污染了人的灵魂。

  过去,文物市场的运作很少被普通人知晓,大约十几年前,带有神秘色彩的文物突然出现在多个电视频道中,“鉴宝”之类的栏目应运而生。

  一群自称或被人故意包装成“专家”的人坐在台上,对民众送来的一件又一件“古董”进行“真假”鉴定,并给出价格参考,却极少有人解读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他们的这种做法让绝大多数群众误认为文物就是金钱。

  有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某些“鉴宝专家”对文物的判断并没有客观标准,“真假”全凭一张嘴,贵贱仅靠一双眼。需要指出的是,直到如今,国家层面都没有出台评判文物“真假”的标准。

  有的“鉴定专家”为了个人利益,盲目否定近几十年因为种种原因流入各地古玩市场的诸多疑似古董艺术品,使不少东西遭到毁坏、损失,甚至廉价流失海外,其数量之大,触目惊心。

  在少数“专家”与个别媒体的恶性互动下,社会大众对文物的认识出现了一定的偏差,直接导致一些人对文物丧失了认知,对文化失去了自信,盲目地相信中国文物稀少……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种情况有了明显好转。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保护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起到了正本清源的巨大作用。习总书记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把保护文物工作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习总书记指出,近年来,我国文物事业取得很大发展,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国是世界文物大国,又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文物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他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各级文物部门要不辱使命,守土尽责,提高素质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的5年,国家对文物保护投入越来越大。据统计,中央财政文物保护资金投入年增幅在40%以上。表面看,文物保护是一项高投入、低产出的工作,但实际上,如今国际竞争的背后更是文化的竞争。例如,“丝绸之路文物展”“中非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展”等一系列文物展,文物作为“外交使者”及“国家名片”,日益成为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无数的历史经验表明,对一个民族而言,最大的危险就是文化的迷失。没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即使物质文明再发达,也只是一座虚幻的海市蜃楼。30多年前,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时期,针对一些文物保护措施不力的问题就指出:“我们保管不好,就是罪人,就会愧对后人。”

  近几年,经过不断深化改革,目前我国文物保护,整体出现向好趋势。例如,很多电视台“鉴宝专家”不再全盘否定民间收藏;体制内外互相争斗的“火药味儿”淡了;民间收藏家里很多人也不再关注永远没结果的争论,而是自觉专心地做起了文化学术研究;老百姓也变得理智了……

  这一切都说明了中国人在习总书记领导下,正慢慢找回曾经拥有又暂时丢失的文化自信,很多收藏家也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齐同民,文物收藏家、文化学者。1953年生,曾做文艺工作者和教师30年。藏品曾被中国联合国协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国周公益主题活动组委会评为“民间收藏十大国宝”之一,其本人也被评为“中国十大收藏家”之一。


注: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