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爸爸笑女儿就满足
省会陈平精心照顾卧床父亲已18个年头
本报记者 崔虹 通讯员 郑晓敏
父亲卧床18个年头了,每天一早,退休员工陈平要用温水为父亲擦洗一遍,再按摩一遍,一套程序下来,父亲总是露出开心一笑。“那一刻,我感到非常满足、幸福!”陈平说。
“雪丽、雪丽!”听到父亲叫自己的小名,陈平赶紧跑了过去:“爸,有事吗?”“没事,没事。”“那咱再躺会儿,待会儿再起吧。”这是陈平生活中常见的一幕,卧床的老父亲一会儿看不见女儿就会喊,直到听到她的声音才安静下来。
陈平的父亲今年87岁,70岁那年突发脑梗,同时伴随高血压、糖尿病,病情十分凶险,最终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病情稳定后,陈平不久便到了内退的年龄,于是担负起了照顾老人的责任。为了便于随时照顾,她干脆住到了老人的房间。
陈平的两个妹妹提出要轮流看护父亲,却被父亲拒绝了。对这一点,陈平很理解。她知道老人想有一个固定的家,不喜欢“被轮流”。于是,父亲就跟着陈平一家住下来,这一住就是18年。
多年来,陈平在照顾父亲的过程中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陈平不断学习和总结护理医学知识,积累了不少专业经验。卧床病人最要紧的是防褥疮,经过反复对比,陈平选择了一种养生磁疗床垫,虽然价格贵点但效果很好,加上勤翻身,老人虽然卧床多年却没长一点褥疮。
由于父亲大小便只能在床上解决,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行,行动迟缓,经常拉尿在裤子里,她就需要通过观察父亲的表情来及时处理。常年的精心照顾使陈平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老人任何细微的表情变化,她都能第一时间察觉,知道发生了什么状况。长期卧床导致老人身体僵硬不灵活,坐着和躺着时间长了都会累。陈平每天三点一线,从床上抱到轮椅上,再从轮椅上抱到藤椅上,坐累了再从藤椅上抱到床上躺下。一天轮番搬动十几次,不论白天晚上,还不让别人抱。
“从上世纪60年代我妈就一直卧床,结婚后婆婆也卧床。1995年母亲和婆婆先后离世。现在我只有父亲这一位老人了,我一定要把他照顾好。”陈平说。多年来,为了照顾父亲,她放弃了一切应该享受的生活,单位组织的旅游从未参加过。很多同事都觉得难得见上陈平一次,而每次见面没说上两句话她就匆匆离去,她是惦记着一刻也离不开自己的老父亲。
5年前,父亲第二次脑梗,发烧、呼吸困难,不能吃东西。医生两次下了病危通知书,药也不给开了。陈平不死心,专门请了中医大夫进行调理,三个月后父亲的命保住了,但陈平夫妇已经累得精疲力竭。
身教胜于言传,在陈平家里,爱人和儿子一家都非常尊敬老人,并尽力分担其他家务,以实际行动支持她护理老人,一家人团结和睦,其乐融融,形成百善孝为先的家风。
一年365天,陈平守候在老父亲的床前,不离不弃。在她的精心护理下,父亲的气色一天比一天好。陈平说,只要父亲能够开心一笑,自己就幸福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