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热点评论>正文

文艺创作应敢于触碰“硬”话题

时间:2017-04-06 14:14:43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近日,反腐剧《人民的名义》成了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并引发年轻人纷纷“追剧”。有媒体甚至称其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认为无论是人物设定、背景格局还是社会深度,较以往作品都有重大突破。

  《人民的名义》受追捧的原因很多,除上面提及的尺度大等因素外,单从文艺创作角度看,也有诸多值得赞赏的地方。如该剧大规模起用老戏骨,这些演员大都经过漫长职业生涯锤炼,演技高超,较之当下的那些“小鲜肉”而言,更能让观众心服,产生较理想的观剧体验。与此同时,这也是一部真正有诉求的作品,与其说是因为剧中的政治要素让人感觉其与众不同,不如说是因为该剧在题材选择、表达效果等方面都锐意革新,做了影视作品本该做的事情,返璞归真,因此才让观众感到久违。

  《人民的名义》改编自周梅森的同名小说,他从上世纪80年代起便以反腐为题材创作出一系列作品,这种敢于触碰“硬”题材、扎根现实的精神,恰恰是时下诸多作家缺少的。近年来,反映现实问题的纯文学作品并不多见,不少作家为追求经济回报、成为所谓热门IP,转而创作俗滥的网络文学。对此,有人认为反腐这样的“硬”题材太难把握,围绕着每一个腐败分子,有太多细节需要追究,而文学讲究的是想象和感性认知,过多追求细节反而会败坏文学之美。周梅森自己也承认:“公布出来的腐败案件的广度、深度远远超出了作家的想象,生活远远走到作家艺术想象的前面去了。”如何让文学作品具有现实关怀,的确是需要文学创作者认真考虑的问题。可“硬”题材不易处理不能成为作家回避时代重大话题的理由,正因为现实走在想象之前,它才能为文学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作家在主动接触、调查这些现实题材时,才能不断深化对社会、国家的认知,创作出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作品。面对反腐这一难啃的文学话题,周梅森愈挫愈勇,不少作家则选择退避三舍,这一对比本身就相当耐人寻味。

  《人民的名义》给了那些热心制作雷剧、玄幻剧的制片人一记当头棒喝。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然而曾几何时,电视上充斥着宫斗戏、翻拍的武侠剧、抗日神剧、颇具魔幻色彩的网剧等,却唯独少了反映社会现实的时代剧,对于艺术创作而言,这实在太反常了。现实中,党和政府的反腐力度空前强劲,反腐败斗争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影视圈不该哑然无声。在影视行业,过去那些质次价高的作品不仅败坏了观众的审美品味,也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效应,让真正有现实情怀、忠于艺术表达的作品渐渐淡出公众视野。某种程度上讲,拍摄《人民的名义》这样的电视剧是吃力不讨好的,因为其题材过于严肃、宣扬的主题相对宏大,观众审美水平高低一时间还难以精确判断。不过事实足以让人感到欣慰,真正有品位、有水准的影视作品仍然受到人们的认可。对于看似生硬的题材,只要创作者善加捕捉,同样能处理得妙趣横生。我们的实际生活,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现实世界才是影视创作的富矿。

  希望《人民的名义》能起到分水岭的作用,自此之后,敢啃、善啃反腐等“硬”话题的文艺作品越来越多,进一步丰富观众的精神世界。■施 经

   原文: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7-04/06/c_1120757120.htm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