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各地新闻>正文

警惕洗衣片中真正的致癌物质危害你的健康

时间:2017-04-12 17:47:36    来源:21cn生活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在国外,洗衣片其实早已不是新鲜事物。早在1960 年美国市场就出现了片状洗涤剂. 而在中国,2015年日化市场也开始兴起洗衣片这一全新品类,主推微商渠道,近两年成长迅速。据调查发现,超过95%的洗衣片品牌主打健康无毒、绿色环保的理念,并以此进行商业宣传。而针对荧光增白剂“致癌”的争议由来已久,备受广大消费者关注,对此,各大洗衣片厂商纷纷将“无荧光增白剂”特性加以彰显和强调。

图片17

  荧光增白剂是否真的致癌?

  沈永嘉教授等编写的《荧光增白剂》一书中指出:荧光增白剂不会被皮肤吸收。即使荧光增白剂CBS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有少量粘附在皮肤上,也不会和人体皮肤发生反应,而且通过日常的洗涤活动(例如洗手、洗澡等)很容易被完全的洗掉,不会经皮肤吸收。同时,经过多年的动物及人体试验表明:即使是皮肤直接接触荧光增白剂CBS纯品,对皮肤也无刺激性,不会导致皮肤过敏,更无致畸、无致癌,无致突变性。

  另外,发表于1994年《德国皮肤病学》杂志上的《荧光增白剂的毒理学性质》一文中指出,即使是用含有荧光增白剂的纺织材料直接接触伤口,也不会对伤口愈合产生不良影响,更不会对人体皮肤造成病理性变化。

  所以,荧光剂并不像业界传播的那样通过衣物传染到皮肤,再进入身体内部,进入损害肝肾脾恐怖。那么,为什么有关“荧光增白剂致癌”的争议由来已久呢,尤其在商业化日益发达的今天,被有的商家炒作概念,无限放大,借助大众媒体肆意夸大荧光增白剂的毒性和可能对人体的危害,以达到在消费者内心烙下深深的认知印记的目的,仅仅为了促销其产品而使出如此卑劣和混淆是非的非正当手段,实在是利欲熏心,千夫所指。

图片19

  事实上,一种物质会不会发出荧光与其是否具有毒性两者之间是毫不相关的。很多海洋生物,陆地的萤火虫,甚至维生素中都有荧光,所以,有关荧光剂的看法真的需要与时俱进了,绝对不能再用来欺骗糊弄消费者了。

  相反,经过反复实验和调查显示,市面上部分产品中确含有另一种真正的致癌物质,而这些物质却在不少成品的成分列表中堂而皇之的出现,着实替消费者担忧。

  洗衣片中真正的致癌物质是什么?

  Diethanolamine,简称DEA,学名二乙醇胺,其能与硝酸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潜在致癌物——亚硝胺,我国和欧盟都已出台相应的法规,规定二乙醇胺(DEA)为禁限用物质。目前,部分洗衣片产品成分表中,二乙醇胺赫然在列。

图片20

  由于二乙醇胺有碱性,对人类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但由于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气体,所以二乙醇胺在日化用品中常被用作溶剂、乳化剂、中和剂、起泡剂等。正由于其具有起泡剂特性,会被利用添加到肥皂、洗衣液、清洁液等洗涤产品中增加“起泡感”,所以目前一些洗衣片厂商为了增加产品“起泡感”也添加了二乙醇胺成分。

图片21

  殊不知,正是为了营造表面的这种“丰富感”,却让我们渐渐地付出了健康的代价。研究证实,如果吸入高浓度的二乙醇胺,容易出现咳嗽、头痛、恶心、呕吐、昏迷等不良症状;二乙醇胺对眼睛也有强烈的刺激性,液体或雾状可致严重的眼睛损害,过量甚至会导致失明。另外,长时间反复接触二乙醇胺还会引起肝肾损害甚至致癌。

  除了可能致癌性外,最近用妊娠小鼠对二乙醇胺的新实验研究表明:二乙醇胺对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它们用DEA的成分洗妊娠小鼠的皮肤,结果发现,胎儿的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并且大脑复杂记忆的海马区域的细胞死亡率迅速提高。所以,二乙醇胺的大量投入使用将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图片22

  洗护用品是日常生活的必备产品,每天都要穿衣服,洗衣服。我们不仅需要洁净芳香的衣物和家园,更需要健康的身体不受到伤害,毕竟衣服和皮肤近在咫尺。所以,正确的选择洗护用品就显得至关重要,而洗衣片做为中国洗涤市场的新“网红”越来越受日化消费人权的喜爱和欢迎,但由于洗衣片上市时间不长,消费者还不具备足够的产品辨别能力,再加上市面上各不同品牌洗衣片打出的层出不穷的新概念更容易造成消费者的认知错误,同时日化消费品本身的高隐形特性,让消费者在选择上更加迷茫。

图片23

  所以,作为洗涤用品更新换代的洗衣片,只有切实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为他们的健康着想,提供真正绿色、环保健康的洗涤用品,才能一方面大大提高洗涤效果,实现洗涤技术的全面改革,另一方面深入消费者内心,快速抢占洗涤市场新高地,而不是靠耍小聪明,炒作出一些与事实不符的概念误导消费者的同时排挤打压同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就算消费者一时被蒙蔽,但纸是终究保不住火的,最终必将沦落到被广大消费者唾弃的可悲境地,得不偿失。而作为消费者,在选择洗衣片产品时要格外仔细,擦亮双眼,仔细查看产品成分,认清真正好的和有害的,保障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健康。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