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公司中国区主席孟启明日前在京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强生一直在通过创新应对疫情,公司创立之初的发展动力就源于创新。130年前,强生生产的第一个创新产品是无菌纱布,这是当时医疗卫生领域的一种突破
活动照片及说明:
强生中国区主席孟启明出席“寻找最美援外医生“新闻发布会
1. 强生中国区主席孟启明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党组成员、秘书长,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希奎,国家卫生和计生委国际合作司司长冯勇,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履约事务局局长李瑞共同出席2017“大爱无疆 -- 寻找‘最美医生’”新闻发布会;
强生中国区主席孟启明致辞
2. 强生中国区主席孟启明致辞。
强生公司中国区主席孟启明日前在京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强生在中国的业务涉及消费品、制药、医疗器材三大领域。孟启明表示,中国一直是强生非常重要的市场,强生会在中国均衡发展三个业务板块
孟启明是在参加2017第二届“大爱无疆——寻找‘最美援外医生’”公益活动中接受记者采访的,强生是本次活动唯一的企业合作伙伴。孟启明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医疗保健企业,强生致力于凝聚全球顶尖医学、科学及公共卫生领域的顶尖人才和智慧,结合爱心善举,与医务工作者一起,努力支持中国构建健康未来。”
“大爱无疆——寻找‘最美援外医生’”公益活动始于2015年,在我国积极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的大背景下,这项活动得到了国内和受援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2014年爆发的埃博拉疫情一度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两万多人感染,死亡人数过万。为应对这个严峻的公共健康问题,当时不同国家的政府、科学家、学术代表以及企业汇集在一起,共同抗击埃博拉病毒疫情。
据强生介绍,在埃博拉疫情爆发之初,强生公司投入约2亿美元开展疫苗研制工作,参与了其中的埃博拉疫苗生产等项目,研发的过程体现了不同的社会力量共同面对危机、共同抗击疾病的合作精神。强生的制药业务杨森制药研发的抗击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已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初步临床第一个测试,后续的疫苗研制工作还在进一步的开发和测试阶段。
孟启明表示,强生一直在通过创新应对疫情,公司创立之初的发展动力就源于创新。130年前,强生生产的第一个创新产品是无菌纱布,这是当时医疗卫生领域的一种突破。目前,强生的科学家在医药、医疗器材和个人消费品三大领域都进行了很多创新。
孟启明说:“我们对中国的承诺是致力于不断提高中国的创新能力。”据介绍,目前强生在中国有600多名科学家,每天都在探索针对不同疾病的更有效治疗方案;强生已在上海设立了一个亚太创新中心,希望能够聚集亚太地区的创新力量;不久前,强生还在中国设立了全球肺癌研究中心,这是强生首次在中国建立全球性的疾病研究中心。
强生在全球6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265家子公司,产品销售至175个国家和地区。强生在中国的业务涉及消费品、制药、医疗器材三大领域。孟启明表示,中国一直是强生非常重要的市场,强生会在中国均衡发展三个业务板块。强生在中国的战略就是长期持续开展业务投资。据介绍,中国是强生目前的第三大业务市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并且中国可能很快超过日本成为强生全球第二大市场。强生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是最快的,全球的战略基础也是对中国进行持续投资。
孟启明表示,很多医疗公司只关注医药、医疗器材或者消费品中的某个领域,但强生是三个板块的集结者,医疗保健的广泛性才是强生所专注的;强生的战略目标是成为最具有综合性、业务分布范围最广泛的医疗保健公司。
孟启明认为,在消费者层面,仍有很多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创新的未来在于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叉,比如医疗、智能、信息和消费等领域的结合,因此各个领域均需要创新。同时,强生追求广泛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从公司内部角度出发,实现业务多元化才能使公司具备更大灵活度,一个板块若不尽人意,而另外的板块可以做的很好,实现了所谓的“财务自由”,才能使整个公司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转自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