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芬油画村,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这个仅有0.4平方公里的地方,却汇聚了一大批热爱艺术的追梦人。据统计,大芬油画村现有原创画家有200余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8000余人,画廊1200余家。2004年,大芬村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自此,吴邦国、刘云山、李长春等12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到大芬油画村视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8年之后,大芬油画村着力开始对原创产业化进行探索实践,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条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基地,使得如今的大芬聚集了一批美术专业人才,其中有中国美协会员15人,广东省级美术会员50人。2016年时总产值达到41亿元,是全球重要的商品油画集散地。
杨化喜,就是从大芬走出去的油画家。1994年毕业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专业的杨化喜,被分配到公安部门做一名警察,负责宣教工作。在工作的两年中,他始终无法放弃自己对于美术的热爱。终于,杨化喜决定改变人生的轨迹,打算南下深圳闯一闯,寻找自己梦想的栖息地。
从初入深圳的布吉街到扎根的大芬油画村,他与很多大芬人一样,每天早上6点便开始了油画创作,直到深夜仍如痴如醉地沉溺于画作之中。源于对油画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让他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奔跑前进。终于,他的原创画作《来了就是深圳人》在全国近3000幅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第二届“实干兴邦”全国中青年油画展。这是他第一幅入选全国画展的作品,更是对这位年轻原创画家实力的充分肯定。在此作品中,他一反以往的实干题材作品的概念化套路,而将焦点放在了一群正走在路上的学生和白领身上,通过对人物不同身份的动态刻画,生动地表现了深圳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保剑锋从磨砺出”,一直热爱油画事业的他,为了不断提高自己,先后于2008年进修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2014年进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2015年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级研修班。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创作,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期间,他的原创作品《微风初起》获广州建国60周年油画银奖,被广州国家档案馆收藏;《笃之》获深圳建市30周年优秀奖;《酣歌》获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油画主题展金奖;《恋歌》入选广东省青年油画展;《夏困》获深圳鹏程金秋艺术节银奖;《兴路》入选第四届全国中青年油画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虽然现定居于北京,但他最怀念的还是大芬油画村。正是在大芬,他完成了自己的梦想,蝶变成了画家,大芬的标签是支持他不忘初心,坚持前行的动力。
其实,杨化喜的故事只是许许多多大芬人的一个缩影。大芬油画村是个“大熔炉”,助力许多人梦想成真、凤凰涅槃。早年入户大芬的蒋庆北、李铁香、陈求之、门简成、李济勇、谢飞、黑马、王同行、钱铁石、史飞、李印等已经成为大芬的知名画家。林树森、贺克、杨福徐、杨文等经过在大芬的多年历练,如今个个羽翼丰满。林树森作为大芬赴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进修第一人,归来后由其精进的技艺,频频“应招”进京创作,成为名副其实的实力派原创画家。贺克通过不懈的努力,一举考取国家注册拍卖师,成为大芬油画村拍卖“第一槌”。
如今,越来越多专业的、技艺精湛的、艺术修养高的艺术家介入大芬油画村的美术创作活动。这使得如今的大芬成为了一个鲜活的、开放的、精英齐聚的、受众面庞大的产业集群平台。但大芬的创业精神并没有随之淡去,每一个在大芬成长起来的追梦人心中都深深烙下了与大芬共同成长的岁月与经历,无论走到何处,无论位居何地,都不会忘记这片神奇土地曾给予他们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