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各地新闻>正文

故宫的中国红,600多年屹立不倒

时间:2017-03-29 15:30:27    来源:金融界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虽然某手机品牌3月份并没有开发布会,但这并不妨碍发布一大波新品——只把官网更新了一下,连春季发布会的钱都省了。可以,这很官方。

  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新名词:中国红。反正大家都这么叫~

  看到照片的小编表示这根本就是跑偏的中国风嘛!

  说到跑偏的中国风,相信近些年来大家都不陌生——奢侈品牌们逢猴年就一窝蜂给产品安上好多猴,鸡年就改安好多鸡,限量版运动鞋上绣个“福”,蕾哈娜的摊煎饼大龙袍,开在西班牙的福禄寿喜大酒店……高兴吗?中国富强了,老百姓(42.91 -2.01%,买入)都有钱爱买名牌了,名牌们挖空心思来讨好,可能是该高兴。但总感觉怪怪的,不是那么回事儿,为什么呢?

  因为文化隔阂。

  洋品牌再高大上,设计师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了解也非常有限。他们热衷于给产品强加上各类所谓的“中国风”元素,是一种极其零散、碎片化的印象,将对中国消费市场的迎合尽可能地流于表面。我们似乎也习惯了洋品牌的这套路数,故而该手机一露面,官方还没说什么,中国民间则对其响起一片“中国红”的呼声。

  真正的中国红应该是怎样的?

故宫的中国红,600多年屹立不倒

  国之大者,有其厚重的历史底蕴,古老悠远的国学文化,再附以曾经的九五皇权之尊、天家御苑之贵,凝聚一处,方才能萃取出最浓郁纯正的中国红——“故宫红”。故宫当然是红色的,湛蓝天空下,红墙、黄瓦、汉白玉雕栏,多么经典而隽永的配色——这个面积绝大的朱红色块就是中国人对紫禁城数百年来最强烈的视觉记忆。

  故宫红的内涵当然远不止于宫墙宫门的颜色。因为《朗读者》这个颇具人文情怀的央视节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走进了广大观众的视野,他在节目上朗诵的《至大无外》,是《故宫100》纪录片里的一段解说词,其中这样说道:

  “皇帝以天下为自己的责任,以国为家,……帝皇所在便是宫廷,在家为庭、在宫则廷。

  ……

  这里曾经是皇帝一个人的庭院,体现着天下一人的权威。古代帝王以无限权力在他的家国里俯仰天下,就体现在这一个又一个巨大的空间里。”

  以国为家的帝王天子们,他们共同的庭院——紫禁城,自然也就是浓缩的华夏万里山川。故宫红即中国红,使命所在,当之无愧。

故宫的中国红,600多年屹立不倒

  在单霁翔院长心中,故宫不仅仅是帝王生活的宫殿,更是一座拥有着无尽宝藏的博物院。故宫博物院与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俄罗斯冬宫并称为“世界五大博物馆”,恰好对应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单霁翔院长笑言,没有一个强大的博物馆,是不能进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对这个说法,《朗读者》主持人董卿如此解读:

  “这句话背后其实自有真意——没有一个强大的、自信的文化,你(中国)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世界的强国。”

  故宫历经六百年沧桑,承载明清两代皇室及民间文化,时至今日,正目睹泱泱中华于世界范围内相当程度之崛起。自信的故宫红,亦即强大的中国红!

  单霁翔院长深深地知道:要让故宫火起来,就要得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故宫文化,把“故宫”带回家。作为故宫博物院“第一看门人”,单霁翔院长除了捧红了故宫淘宝的卖萌皇帝,更提倡把紫禁美学和大众生活相融合。由此,致力于文化传承、专注于匠人精神的故宫博物院官方旗舰店横空出世。

故宫的中国红,600多年屹立不倒

  这些文创周边里,作为故宫红精品之代表,首先要推荐的便是水仙迎春•仿剔红工艺笔记本。剔红,又名“雕红漆”或“红雕漆”,是中国漆器工艺的一种,相关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

  故宫博物院藏剔红水仙花圆盘,产自明代早期,圆盘内外髹黄漆素地,盘内雕红漆水仙花纹。水仙本身有着“仙寿吉祥”的美好内涵,以红漆雕之,平添迎春融融暖意,喜乐平安。水仙迎春•仿剔红工艺笔记本封面设计即源于上述纹饰,经过设计师艺术再加工,呈现给使用者逼真的触觉感受。

  其次一件“当红”精品,则是瑞启红福手工编织创意手绳,使用涤纶、尼龙、优质金线精工编织,特选大气典雅的故宫红,夹以金线,仿若紫禁城之红墙金黄琉璃瓦之至尊搭配,作为龙的传人之文化图腾与精神皈依,象征着喜庆、吉祥、尊贵。

故宫的中国红,600多年屹立不倒

  每个人对中国红的定义必然不同,然而在国人心中,富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故宫红才是正解。故宫博物院官方旗舰店引领普罗大众了解故宫精深文化,享受源自紫禁城的帝王极致美学,贵而不奢,华而有实。宛如一杯溢满故宫文化之香气的热茶,静待君品。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