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崔紫阳 通讯员 韩露)4月13日,惠誉、穆迪、标普三家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正式对外宣布了对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信用评级结果,惠誉给予A等级评级,穆迪给予A3等级评级,标普给予A-等级评级,信用展望稳定。
按照三家国际评级机构的评级体系,信用评级从AAA-D类(AA级至“CCC”级可加上加号或减号,表示评级在各主要评级分类中的相对强弱位置)划分为投资级和非投资级,投资级类别包括BBB-、BBB、BBB+及A类以上等级。A类等级表示企业盈利能力稳定,现金流充足,偿债能力强,具有投资级的优异信用资质。
根据权威机构统计,截至2016年4月初,全球企业评级投资级占比51%,其中A类评级19.5%,AAA类、AA类各占0.2%、4.9%。国内仅部分特大型央企或省直属企业具有A类及以上资质。作为全国最大的单体城市燃气企业和重要清洁能源供应商,北京燃气同获三家国际评级机构A类等级,显著高于国内其他燃气运营企业,与北京市少数直属国有企业持平,意味着企业具备扎实的业务基础和稳定的盈利能力,这既是对燃气集团高效运营管理能力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市政府各级部门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充分肯定。也为北京燃气跨入国际资本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北京燃气以“立足北京、内外并举;专注燃气、上下延伸”为战略指引,经营质量处于国内同行业中绝对的领先地位,营业收入、净利润、人均售气量、客户数等经营指标位居国内首位。截至2016年底,燃气集团总资产规模接近500亿元,营业收入341亿元;年天然气购入量达152亿立方米,单体城市销售量亚洲排名第一,全球超过纽约,位列第二;天然气用户数540万户,管线长度1.7万公里,管理运营着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市天然气管网系统。
与此同时,北京燃气也着力围绕燃气领域加强产业链的延伸,形成了优势的布局架构。一方面主动研发分布式能源、用户服务等燃气新应用,提升综合盈利能力,使用户服务业务成为企业发展的新亮点;另一方面立足城市燃气业务,审慎进入上下游领域,积极布局国内外优质能源项目。
在“一带一路”利好政策的助推下,北京燃气作为中国天然气产业链下游的城市燃气行业,也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出手”。2016年11月7日,北京燃气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在中俄总理的见证下签署协议,北京燃气以11亿美元的对价收购股俄罗斯石油公司旗下VCNG(上乔)项目20%股权,北京燃气也成为继中石油、中石化之后第三家成功参与俄罗斯上游天然气项目的中国企业。
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积极承担履行政府赋予的社会责任。北京燃气作为全国最大的单体城市燃气企业和重要清洁能源供应商,也是北京市重要的特大型城市公共服务类国有企业,供气规模占北京市天然气供气总量的95%以上,对保障首都能源安全供应和城市安全稳定运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今,北京燃气经营区域由单一城市向全国市场迈进,由地方性的燃气企业逐步成长为全国性布局的能源集团;主营业务由单一的城市燃气向全产业链延伸,天然气应用领域从最初的民用炊事发展到工业、采暖、制冷、发电、燃气汽车等诸多领域,各项业务协同发展,初步实现了围绕城市燃气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的战略构想。
对于国内城市燃气行业来说,在国家现有政策逐步放宽、天然气产业改革不断深化的良好环境下,燃气企业加快“走出去”既恰逢其时。此次国际信用评级是北京燃气迈向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起点,既扩大了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更有利于企业搭建海外融资平台,对进一步落实“京津冀一体化”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