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钻子小心翼翼敲掉饰面砖,去掉水泥砂浆,露出原始墙面。用原材料制作的砖替换掉破损的砖,再用灰、沙勾缝,给砖面刷上硅树脂进行保护。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教授朱旭,用了4天时间,让东四六条26号院面目不清的小门楼,露出了西洋门建筑的真实面目。
接下来,朱教授还将用六七天时间,把这处民国时期的建筑修缮得更真实、更牢固。 这,是东城区在东四三条至八条文保区开展环境整治和风貌保护的一个片段。
和以往追求整齐划一、修旧如新不同,此次整治修缮,强调把真正老的东西和现代的区别开来,卸掉这些年来给历史建筑“化的妆”。老胡同街区的历史风貌,正随着这些建筑的还原,一点点又回来了。
东四六条26号院,门楼是民国时期兴起的西洋门。但随着这些年来的历次整治,原始的墙面已消失不见。“以前环境整治喜欢做加法,盲目刷涂料、贴砖。这里的外墙也被贴上了灰砖。看似跟胡同风貌相一致,实际上是对不同时期历史建筑的莫大伤害。”东四文保区胡同修复责任规划师之一、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惠晓曦说。
此次整治与以往不同,首先做减法,不但拆违、封墙堵洞,还要把为追求整齐划一强加给历史建筑的东西去除。 东四四条西口有一栋二层小楼,据说是1928年开业的“恒昌瑞记”洋货行,外加照相馆。这些年,却变成了大杂院,外墙,被刷上了深灰色涂料,门口盖起了卖饮料的小房,失去了真面目。此次整治中,拆了违建,去掉了涂料,洋货行恢复了红白相间的砖墙,门柱上的对联也还原如初。如今,这里已经成了游客争相拍照的景点。
胡同修缮,施工也要精益求精。“一切遵照古法,尽量选用老料。有些门楼上的雕花,是工人用小刀、牙刷一点点抠出来的。四条86号门上的对联砖雕就是这样抠出来的。”东四街道办主任张志勇说。 东四三条至八条2015年被住建部评为全国历史文化街区,这里有国家级、市级文保院落,还有很多文物普查登记院落。但多年来,这些院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违法建设,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为保护古都风貌,改善百姓生活环境,东城区启动了百街千巷环境整治,东四文保区被列为重点。整治从公共空间开始,包括可视范围内的门楼、墙面、门、窗、檐口、屋面等等。目前该区已经修复了门楼71座,影壁6座。下一步,还要对胡同院落进行修复。全部完工后,整个东四文保区将变成北方民居建筑博物馆,游客可以通过扫描建筑门口的二维码了解相关知识。博物馆还将设计不同的游览线路,如门楼游览线、砖雕游览线等。
胡同整治修复前,东四街道制定了环境提升设计方案,召开了针对设计方案的专家研讨会,责任设计师、社区居民意见征求会,充分吸纳专家、居民的意见。 “我在胡同住了快50年了,原来的胡同安安静静的。后来变成了自由市场,路两边都是摆摊的。院里的地震棚对外出租,人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杂。胡同就越来越乱了。”家住东四三条4号院的刘玉珠大妈说。
“这次整治,违建拆了,开墙打洞都封堵了,人又少了,晚上街坊出来聊会儿天,又有地方坐了。”很多老建筑又恢复了当年的模样,让刘大妈倍感亲切,“就像回到了从前,胡同的感觉又回来了。”
“我早来了一会儿,转了转。看了以后,比原来舒服多了。”昨天上午,准备接受采访的古建专家马炳坚站在东四四条胡同口说。
京报集团记者 于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