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沿红新路一路向西,驶入房山区周口店镇黄山店村。路南,座座旧民宅改造而成的民宿小院古朴精致。
从8月中旬起,黄山店村自拆老宅,已拆除了80多个小院,腾退土地100余亩。为何一边是将旧民宅改造成精品民宿,一边却将现成的资源拆除?
2015年,黄山店村整建制搬迁,565户村民搬进了崭新的楼房。腾出的360套老宅由村集体统一管理,加固、改造、装修,一座座老宅旧貌换新颜,变成了外部保留原始风貌、内部装修现代考究的精品民宿,民宿业发展得如火如荼。
“按照前期规划,整体设计上每套老宅都有用处。其中60至80套改建成民宿;100套打造成手工艺作坊、超市等商业配套;其余的引进一些画家、文学创造等社团,打造精品一条街。”村支书张进刚说,目前已改建的30套民宿,每年吸引游客达2万人,每套房的年收入可达10多万元。
然而,就在黄山店村民宿如此火爆的情况下,该村却决定:拆!消息在村里一传出,遭到了许多村民的质疑:“一座老宅改造后,就是源源不断的收入。拆房不就意味着拆的是钱,流的是血吗?”张进刚解释说:“2012年7月21日那场特大暴雨突袭之下,位于夹括河下游的一些险户遭遇了洪水的打击,这些位于险片的老宅存在安全隐患,必须得拆。老百姓把老宅交给村集体,就是要发挥最大效益,之所以忍痛割爱,将部分位于安全地带的老宅也拆除,看重的是长远发展,实现减量增收。”
从决定拆到拆除完毕,只用了短短一周时间,夹括河东面10套小院,后沟沟口14套小院,村西8套小院,老街10套小院……位于全村4大片区的80多个小院被一一拆除,腾退出土地100余亩。
“过去的老宅建造得十分拥挤,如果全部改建,不能很好地发挥功能性,也无法满足游客所需的舒适度。”张进刚拿出一张规划设计图,每座老宅都清晰地标注出将来的用途。他说,从减量到增值,这些腾退出的土地将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和发展,将全部实现植树增绿,并打造成一个个绿地酒吧和公园,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给百姓和游客提供更多休闲场所,还能让游客在绿地中消费,实现增收,预计今年10月中旬坡峰岭红叶节举办前就能完成改造。 本报记者 褚英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