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起近期网约车的第一“网红”,易到说自己第二,恐怕没人敢说第一。上周315前回应负面新闻时,易到就悄然放出了一个“近期谋求上市”的大新闻。这周一又突然宣布加入Splyt海外出行联盟,一周放一回大招的节奏谋杀菲林无数。
先来看看海外传媒巨鳄Bloomberg对此事的报道,标题为《中国易到和迪拜Careem组成招车公司联盟,共同抵抗国际强敌Uber》。
“根据声明,估值10亿美元的Careem将与易到合作,共同分享资源。两家公司和Splyt旗下其余八家公司将使用伦敦初创公司Splyt的平台协调车队和支付,这样它们的乘客就能在国际旅行时使用对方的司机,而不用下载新的应用。”
外媒的标题重点在于Uber又多了一个敌对联盟(注:2015年年底,滴滴出行、美国Lyft和东南亚Grab和印度Ola结成四方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对抗Uber),Uber能够在全球建立领先地位部分原因就在于,其用户仅使用一个应用就能在全球招到车。而这次的Splyt联盟在试图抹除Uber这种优势方面下手更狠。
Splyt公司CEO菲利普-明特金称,目前其平台上共连接了中国易到、中东Careem、南美、法国、波兰、比利时和尼日利亚七款招车服务车辆。未来半年,俄罗斯和日本的伙伴预计也将加入。明特金透露,目前Splyt联盟的用户遍布全球四大洲380座城市,联盟下的各国出行企业每月的订单数超过1亿2千万。
自从退出中国以来,欧洲成为了Uber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同时也是遭遇阻力最大的市场。欧洲对Uber反抗最大的力量来自于传统的出租车行业。2014年西班牙法院禁止了Uber在西班牙的运营,2016年法国各地出租车行对Uber的游行和抗议更是铺天盖地。
今年4月份,欧洲法院将裁定Uber到底属于交通运输公司还是互联网数字平台,这一裁定将具有深远意义。如果Uber被认定为交通运输服务,它将必须遵守欧盟严苛的出租车法律法规,不能提供部分廉价服务;如果被认定为互联网数字平台,Uber将能大刀阔斧地在欧洲扩展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滴滴、美国的Uber、Lyft、东南亚的Grab、印度的Ola中,没有一家活跃在欧洲、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共享出行新兴市场,此次Splyt联盟的目标在于扩大在这些不断增长的市场已有的运营体系。
按照笔者的想法,阻击Uber应该不是易到的本意,毕竟Uber已经在去年退出了共享专车的“钢锯岭”——中国本土。拥有7年中国专车服务经验与大数据积累的易到,此时选择轻运营的跨国技术支持的Splyt联盟,而没有选择像滴滴一样重资产并购,其实是有深层次的逻辑:
1、海外出境游看涨,自由行将成为主流
2016年,在收入增长和旅游消费升级推动下,中国出境旅游人数高达1.22亿人次,出境旅游花费高达7600亿元人民币,人均花费6200元。尽管如此,每年只有不到全国人口10%的人参与出境游,拥有出境证件的国人仅占总人口的10%,出境游发展依然潜力无穷。
出境游市场2015、2016年两年增幅都在4%以上,尤其出国游在2016年更是同比增长了19.1%。在未来,自由行将会成为主流,整体将向更加个性和自由发展。基于国人出境游的更便利、更安全稳定的专车服务与产品,将会成为利润惊人的蓝海、商机无限的增量市场。
2、出行方式更细分,共享出行满足多点切换的需求
海外交通服务一般有三种类型:20公里以内、20-50公里、50公里以上的长线路。接送机是典型的20-50公里服务,参观海外景点的大巴团也是50公里以上的长距离服务场景之一。
但以上的场景服务只是海外出行的一部分,小交通是阻碍出境游自由行发展的一个很关键的环节。自驾游开车累、停车位紧张,以及部分地区对中国驾照不友好等政策都在影响着自驾车行为的进一步发生。
出境游是典型的潮汐需求,和十一黄金周、春节一样,有高峰期有平峰期。想要解决海外自助游用户多场景的用车痛点,满足用户在海外多点切换的小交通需求,共享专车带来了更多希望。
出境游的热点地区,同时也是Splyt联盟海外的大本营——欧洲、中东及拉美城市街道大多狭窄,小型车的通行能力更占优势。共享服务的临时短途、临时单程出行均体现出更明显的效率优势,用户不必到指定位置取车和还车,通行能力强,提升了便利性。
中国互联网用户消费习惯的迁移
国内中高端消费人群的消费习惯已经从国内走到了国外,这部分人群对于去哪里消费,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消费和支付已经形成了自我认知。
美国《连线》杂志网站此前称:“中国创新正以各种方式定义搜索、商业、社会、娱乐和广告等市场。在中国,移动电商用户能通过手机管理其资金、打车,甚至投资货币市场基金。而在美国,此类活动远未像中国这样普及。”
不要说美国,全世界只有中国用户习惯了在屋里叫好车再出门,习惯了车上不用付现金,习惯了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有了越来越多选择。中国互联网,真的一点点在改变出行。
而在部分海外国家,叫车出行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以笔者亲身经历来说,在南欧某个国家首都通过酒店叫出租车去机场,上车发现司机不会英文,几十分钟的路上只能沉默。没想到到了目的地,司机要价坚持比在酒店谈好的价格再贵出20%,还得是现金。那时,才会想起国内滴滴、易到在预约叫车、客服和支付上的先进性。
Splyt出行联盟开拓全球市场就是为了顺应这种消费习惯的改变,使用Splyt 的技术,对汽车资源和支付问题进行协调统筹,这样消费者只用一个软件就可以完成出国旅行的用车服务,而无需下载其他软件。SPLYT在区域性货币的当地银行持有账户,通过换汇服务赚取佣金。
未来易到的用户可以在迪拜叫车完成支付,而迪拜的消费者来华也可使用中国易到的专车体验品质服务,这会是一个交叉进行的平台。而这对于易到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
4、易到出海的意义与价值
畅销书《认知盈余》的作者、纽约大学教授克莱-舍基曾谈过中国公司全球战略的两个维度。
中国公司的全球战略首先会是区域战略为先,就像是小米在印度会比在巴西更成功一样。另一方面,有足够多中国游客会去的国家和地区,也是一种方向,这样,创业公司不需要从获取本地用户开始,直接抓住中国游客在海外的使用,就已经有一定规模了。
易到加入Splyt全球出行联盟,背靠他们在这个技术平台上的身份,与全球十个国家出行企业结为“合伙人”。这一举措让易到避免了像运营一家海外传统出租车公司那样的巨额开支。
国内网约车市场已经呈现滴滴、易到双寡头之势,然而受到政策、共享单车、传统出租车等行业诸多限制,导致国内环境增量放缓,海外扩张之路势在必行。
此次对于易到开拓海外市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消费升级是大势所趋,因而只有真正做好服务的产品才能真正抓住海外专车市场。也正是出于这一点,针对海外专车出行的小交通入门门槛也将水涨船高,综合性竞争势在必行。
前段时间还有“易到拖欠供应商款项导致资金链断裂”的谣言,或许易到此次进军海外市场的决心能够消除市场方面对其的疑虑,让舆论不攻自破。与此同时,为了继续扩大业务规模,扩张海外能够将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对于即将启动上市计划的易到,也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滴滴的程维在2017年年初滴滴年会上表示:“下一个阶段滴滴的国际化,不会像上一个阶段那样更多的通过合纵联横的资本投入,我们会有精锐部队成立滴滴远征军,去到巴西、日韩、欧洲,把中国的技术,把中国的服务输出到全世界去。”
滴滴成功的原因有资本的支持、有投资方的流量支持、有靠着人多不计成本的地推,到现在确实可以称作一家伟大的世界级科技公司。而出行行业中同为C2C出身的民营公司易到,也在共享经济模式下,通过与知名汽车企业的合作不断拓展自身的业务边界,建立创新生态圈。各有各的玩法,各有各的主张,现阶段在政策更宽松的地方挣钱成了滴滴与易到面前显而易见的选择。
两个曾经的对手如今都抬头望向海外,或许都能在已经到来的春天里,做到墙外开花墙外香。
原文:http://www.chnews.net/hmtj/201703/134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