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耿诺)虽然治理违建的折子任务给全市划定了4000万平方米的目标,但记者从市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专项行动指挥部办公室获悉,本市今年治违台账已经汇总完毕,按照目前各区上报、进入台账的数量,今年治违有望超额完成。
从2013年本市启动专项行动治理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以来,治理的数量年年攀升。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是历年拆违计划总量最大的一年,也是对精细化管理要求最高的一年。
按计划,全市今年治违折子任务为拆除4000万平方米违法建设。而且,这4000万中还包括一些“老大难”的历史遗留违法建设,也已经纳入今年拆违台账中。
据了解,2月26日,全市完成2017年治违专项台账上报。其中,西城、朝阳、海淀、丰台、门头沟、顺义、大兴、平谷、怀柔、延庆等10个区均超过了自己任务目标的25%,朝阳、大兴更是达到了930万平方米以上,创造了单年单区历史新高。
1月16日,伴随着朝阳区在市治违专项行动信息平台上对年度第一处存量违法建设拆除销账,全市2017年度治违专项行动拉开序幕。
截至2月26日,全市今年已拆除违法建设1008处,共计424万平方米。这个数据,比2016年1至2月同期多拆除416万平方米,是2016年同期拆违量的53倍,迎来了全市治违工作的“开门红”。
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市的年度任务有望超额完成,而且多个区也将有亮眼表现。例如石景山区将基本消除违法建设,通州区北京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违法建设将在两年内全部拆除。
目前,本市使用了多年的“台账”均实现电子化管理,每个区上报的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还标注了违建点位和违建属性,同时配有照片。相关负责人表示,自今年1月1日起,全市在拆除违建之后,须采用第三方软件自动拍摄生成含有拍摄地点、拍摄时间、经纬度、海拔甚至气温等客观信息的照片,作为销账依据上传至市治违专项行动信息平台。
“随后,工作人员通过与年初上报计划台账时录入的位置信息相比对,就可以快速精准地完成对拆违基本情况的核验工作。”相关负责人说。
这也就意味着,随着拆违精细化管理的加强,每一处被拆除的违法建设的“前世今生”都在信息平台上留下了完整的电子信息档案,除了便于检查核验以外,还能够进行长期的跟踪管理。与以往采取的年终一次性人工察访核验相比,提升了核验精度和覆盖率,也更具客观公正性,同时还大大降低了执法成本,把监督工作由“年终突击”变为“随时随地”。
该负责人还表示,在确保4000万以上平方米违建拆除的基础上,全市将跨入拆违“2.0时代”——回归本源,“留白增绿”,使拆违成果能够惠及百姓、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从根本上改善城市面貌,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